近日,青岛市档案馆举办了“青岛里院档案”展示发布会。发布会上展示了已入选《山东省珍贵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并获推参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青岛里院档案”,市档案馆工作人员简要介绍了“青岛里院档案”的基本情况,并结合档案,对20世纪30年代的“里院调查”、“里院院丁”、“里院愿警”等,进行了深度解读。
据介绍,“青岛里院档案”初步估算约4万卷(件/册),其形成时间跨度大,涵盖近现代青岛各个历史时期;类型多样,既有文件档案,也有报纸画册、照片图纸档案。这些档案涉及社会事务面广、内容也十分丰富,一方面有青岛市政机构对里院的公共管理档案,另一方面有里院业主及租户的经营档案,此外还有部分“里院衍生档案”,包括里院见证的重大历史事件、与里院相关的青岛各界人物档案等。
这些“青岛里院档案”如同一部微缩的近现代青岛社会变迁史册,近乎全程记录了从德租日据,到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各个历史时期青岛经济、社会、文化的变迁历程,对于研究青岛以及同类型其他沿海城市的发展历程,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同时作为大多数中下层市民的居住和工作场所,里院是青岛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着“青岛人”。深入研究“青岛里院档案”,对于发掘“里院”文化、探索青岛城市个性和赓续城市文脉也具有重要意义。
除此之外,“青岛里院档案”也发挥着重要的资政作用。在青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中,市档案馆积极提供查找利用服务,确保修缮里院老建筑时有据可依。同时,该馆以档案“活”文史的创新思路,编发里院专题文章,举办青岛里院座谈会和学术研讨会,推出《青岛历史城区档案文史专报汇刊》、里院专题《资政参考》等研究成果,为城市建设管理提供史料参考。据悉,《青岛里院:一种城市基因的发现》和《青岛里院档案整理与研究》两本专题著作已列入出版计划,将于明年陆续推出。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青岛里院档案”在形成时间、主题内容、区域特色,以及系统性、稀有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是我市本土特色档案挖掘保护的最新成果。发布会还围绕如何调动社会力量开发好、利用好、传播好“青岛里院档案”等本土特色档案进行了研讨交流。
下一步,青岛市档案馆将持续做好“青岛里院档案”的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开辟多元合作渠道,依托数字人文等专业技术手段,深入挖掘城市档案历史文化资源,搭建本土特色档案开发利用平台,助力青岛历史城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创建国家5A级景区,用档案讲好青岛故事、中国故事,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档案力量。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姜姗
责任编辑:李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