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22支顶尖救援队伍“比武” 全国首届水域救援综合技能公开赛在青开幕

10月24日,金秋送爽,碧海蓝天,全国首届水域救援综合技能公开赛在青岛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大赛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主办,携手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青岛海丽雅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青岛市应急管理协会、青岛蛟龙救援队、青岛汇豪游艇有限公司、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等承办。

随着开幕式的号角响起,来自福建、青海、广西、海南、北京、安徽、河南、浙江等全国多个省份的22支顶尖救援队伍齐聚青岛,他们中既有国家层面的专业救援力量,也不乏民间救援组织的积极参与,共同展现了中国应急体系日益完善、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这些队伍将通过激烈的比拼,共同推动水域救援技能的提升与普及。

开幕式现场,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郑国光出席活动并致辞。他强调,水域安全是国家防灾减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协会始终将水域安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此次举办全国首届水域救援综合技能公开赛,旨在通过实战演练和技能比拼,激发社会各界对水域安全的关注,选拔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水域安全技能人才,为我国的防灾减灾事业贡献力量。

大赛期间,各参赛队伍将围绕多个实战化项目展开激烈角逐,大赛设置快速救援、水上搜救、潜水打捞、应急通讯等多个环节。这些项目不仅考验了救援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心理素质,还考验了团队的协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同时,大赛还特别设置了观摩区,吸引了来自全国30个地区的应急部门、消防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代表前来观摩学习,共同交流水域救援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手段。

据悉,青岛作为本次大赛的举办地,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还在水域救援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源。青岛海丽雅集团有限公司、青岛蛟龙救援队等本地企业和社会组织在救援领域享有盛誉,为大赛的顺利举办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青岛海丽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旭明介绍,海丽雅集团始建于1922年,作为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民营企业,始终坚持实业报国,坚持科技创新,坚持工匠精神,以“助国强、为民安”为己任,在积极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的同时,根植于应急安全领域。结合我国加快构建“全灾种、大应急”救援力量体系的要求,开发了“蛟龙”安全应急救援技术体系,涵盖绳索救援装备研发、技术培训与训练场景开发建设。自主研发绳索救援装备,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破解救援装备轻量化的世界难题。“蛟龙救援队”,在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甘肃地震等灾难面前,都第一时间投入到救援工作。

2017年,海丽雅集团首捐30万元与青岛市红十字会共同设立了全国首个“第一响应人”见义勇为奖励基金,用于表彰、奖励经过专业培训后,救护他人生命安全时做出突出贡献的最美“第一响应人”。几年来,已累计培训“第一响应人”10万余人,奖励最美“第一响应人”和集体40个,挽救了275人的生命。今年,海丽雅集团再次捐资100万元,用于青岛市“爱心救”、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 从基层做起”论坛和本次“全国首届水域救援综合技能公开赛”。

记者了解到,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青岛市应急管理协会着力打造了四条产业链,其中就包括水域安全应急产业链,由山东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链主企业,由青岛航顺船务有限公司、青岛华海环保工业有限公司等组成了四家副链主企业。在应急预警、应急救援、灾后处置和医疗救护等多方面,全方位提高水域应急防护救援能力。近年来,组织协会成员单位,先后完成青岛5.12防灾减灾应急综合演练等多次大型演练。青岛华海环保工业有限公司溢油应急清污队伍,并被山东海事局认定为山东辖区溢油应急力量,青岛航顺船务有限公司多次参与海事抢险工作,成为了山东省水域救援的重要力量。

随着开幕式的圆满结束,全国首届(青岛)水域救援综合技能公开赛正式进入了紧张的比赛阶段。通过本次比赛,各参赛队伍充分展现自己的实力和风采,将为我国的水域救援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共同为构建平安中国贡献力量。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宋大伟

责任编辑:李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