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第三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在青岛召开。来自27个国家的能源部长、驻华使节和高级别代表,4个国际组织负责人及中外企业、研究机构、高校等600余位代表共聚一堂,围绕“一带一路”能源创新、绿色合作开展深入交流,共谋能源合作新篇章。
能源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领域。我国积极做能源转型的参与者、推动者、贡献者,走出一条符合国情、奉献全球的能源转型之路。据介绍,我国新能源的装机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截至2023年底,我国的风电、光伏装机规模较10年前增长了10倍,其中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的58.2%。清洁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增量的一半以上,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从15.5%提高到26.4%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我国建成了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为全球贡献了80%以上的光伏组件和70%的风电装备。在过去10年中,我国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60%和80%。我国的风电、光伏产品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也为能源绿色转型和维护全球能源市场稳定作出突出贡献。
“朋友圈”持续扩大,“新成果”集中发布。会议期间,“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成员国共同举行了扩员仪式,“新成员”伊朗加入,成员国扩至34个,覆盖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等六大洲。“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秘书处办公室正式成立,发起成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合作网络智库工作组,发布了《“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合作行动计划(2024—2029)》(以下简称《行动计划》)、19个“小而美”能源国际合作最佳实践,以及《发展中国家电力系统绿色转型蓝皮书》智库报告。一系列重要成果集中发布,展示了“一带一路”能源绿色合作取得的重大成就,增强了“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合作的吸引力、影响力、感召力。
其中《行动计划》是未来5年伙伴关系成员国推进绿色能源合作的行动指南。成员国将在绿色能源安全保障、能源制度和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金融服务等领域采取共同行动,共创更加绿色、包容、可持续的能源未来。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静
责任编辑 王海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