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24年,万雁归来!

金秋时节,山海大地处处涌动着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力。

带着收获和希冀,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8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齐聚青岛,共赴一场促进高质量发展、实现合作共赢的城市盛典。

24年前,蓬勃发展、求才若渴的中国与梦想归国立业的留学人员相互奔赴,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先行发力,一场“智力投资盛会”、21世纪我国举办的首次大规模的留学人员为国服务活动在青岛萌芽生根。

从2001年到2024年,从126人到逾1.4万人,从聚焦青岛到服务全国、面向全球,从经历“海外人才周”“海洽会”的变迁,到2011年正式更名为“中国青岛蓝色经济国际人才暨产学研合作洽谈会”(以下简称“蓝洽会”),最终成就了中国北方城市集聚海内外人才智力和技术交流合作的知名平台,成为海内外人才关注青岛经济社会发展,了解青岛人才项目需求、产业发展方向的重要窗口……透过这24年,人们看见青岛吸引力与日俱增,看见城市招贤纳士的胸怀日益宽广。

筑巢

从发放扶持资金和安家补贴到发布引才引智政策,从签署合作协议到签约落地创新创业项目,从海外人才项目交流洽谈到海归创新创业主题演讲、峰会论坛项目路演、海外高层次专家建言会、“诺奖”大师校园行等,从中国青岛留学人员创业创新大赛到外籍人才和来华留学生短视频创作大赛,从发布全球英才需求榜单到增设港澳台地区对接专场、开展“智引全球”蓝色招聘活动,从会议考察参观到日常考察交流……

在24年求索“雁归来”的真情历程中,“蓝洽会”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发生着迭代和更新,内容更加厚重,内涵更加丰富,特质更加务实。

赛会联动,挖掘潜力项目。从2016年开始,“蓝洽会”设置中国青岛留学人员创业创新大赛板块,大赛日益完善人才链、资金链、产业链、技术链的资源协同联动模式,累计征集报名项目1600余个,涉及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近3500人,获奖项目118个。报名参赛的高层次人才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超90%,其中75%以上来自全球百强院校,人才层次涵盖国际顶尖人才、国家省市级领军人才等素质高、能力强、贡献大、影响广的新型人才。

智汇互联,打破时空限制。青岛市不断优化“蓝洽会”人才和项目对接模式,借助“青岛人才网”平台,推动“蓝洽会”服务平台进行改版升级,形成线上线下服务同心圆,使人才、科技项目供需双方实现即时对接,实现“蓝洽会”服务的全方位覆盖、全天候延伸,打造永不落幕的“中国·青岛蓝洽会”服务平台;青岛市在1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6家“海外引才引智工作站”,招募青岛市海外校园引才特派员,不断丰富和拓展海外引才渠道,宣传青岛城市形象、推介人才政策、传递爱才诚意、集聚人才后备力量;青岛市运用互联网思维延长服务链,推出“蓝创微云”双创服务生态圈,实现“活动云”“人才云”“项目云”等“四云”联动,为国际高层次人才来青创新创业提供涵盖政策、订单、场地、资金等全要素“一站式”服务,助力项目落地开花;青岛市成立“蓝洽会”企业家俱乐部,通过打造资源聚合、信息共享、合力发展的高端平台,共建有温度、有担当的成长型优秀企业家协同发展圈。

产才融合,助力海归圆梦。从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蓝色经济,全力打造蓝色人才集聚高地;到发布海外高层次人才需求,面向全球“发榜求贤”;再到发出全球海洋人才聚青邀约函,青岛市以依托“蓝洽会”这一高端平台,面向全球精准发布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急需紧缺人才需求,成功引进一批先进技术、高端项目落户青岛,有效丰富了青岛的人才、技术、智力要素供给。目前,青岛市人才总量达278万人,各类人才中驻青院士占全省60%,国家级人才工程数量、在青博士、博士后数量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高技能人才达59.5万人。

绘巢

一个好的项目往往是产业发展的起点,一个具有创新性和市场潜力的项目,可以开创一个新的产业领域或为现有产业注入动能。

24年来,随着全球创新创业人才智力“吞吐量”的不断攀升,产业、项目、人才在“蓝洽会”这座“智贸港”里有机融合、成效倍增。自2001年起,“蓝洽会”已累计发布海外人才岗位需求超2.5万个,吸引1.4万余名海外高层次人才由此“登陆寻梦”,期间3200多人成功留青创新创业,累计吸引投资额约109.69亿元,58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借助这一平台“靠岸生花”……

他们中有顶尖科学家。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物理学教授,天体物理学家、宇宙学家乔治·斯穆特曾亮相第18届“蓝洽会”,作了《健康创新遇见未来》的精彩演讲;诺贝尔奖获得者、世界石墨烯之父安德烈·海姆教授选择来青创新创业,实现了青岛诺奖人才引进“零”的突破。

他们中有科技企业家。通过“蓝洽会”来到青岛的海归博士尹学军,将德国高端振动控制技术引入中国,填补了我国在该技术领域内的空白,尹学军还发明了新一代迷宫式约束阻尼产品,解决了轨道界百年难题,使我国中高端振动控制技术及应用水平跻身世界领先地位。“‘蓝洽会’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帮我圆了回国创业梦。把个人理想、追求与国家发展、民族富强紧密结合在一起,让我的人生变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尹学军表示。

由第15届“蓝洽会”引进落户青岛的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惠觅宙凭借专业和执着,不断解锁着透明质酸的新用途,其最新研究成果将大大扩大透明质酸的使用范围,为炎症等患者带去福音,推动山东乃至全国玻尿酸产业发展。尤其是他在分子量35kDa生物活性透明质酸片段的深度研究与应用上,让世界见证了中国智慧。

他们中还有前沿技术创新者。青岛蓝晶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徐立霜毕业于澳大利亚中央昆士兰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国创业,在新能源光伏+储能应用领域的开发这一领域深耕10余年,先后带领团队研发太阳能采暖项目、锂电池的家用储能项目、梯次锂电池的光伏储能应用项目,与青岛海龙川电子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电池控制器及光伏逆变器研发项目,打造光伏储能系统的全流程解决方案,目前已在中东、东南亚和非洲等市场布局。海归博士、青岛泰博恒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栾业鹏历经10年踔厉奋进的研发工作,开发出全球先进的双靶标HDAC抑制剂,持之以恒只为实现抗肿瘤与抗器官纤维化新药创制,推动中国原创药产业的发展。

固巢

“我在青岛 分享美好”短视频创作大赛、“青聚英才·海外学子青岛行”活动、“音为有你·才聚佳节”来华留学生走进青岛自贸片区活动、“金融赋梦 共绘未来”金融合作对接活动……

2024年,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拓“互联网+”思维,通过线上和线下形式,先后创新举办了多场外籍人才和海外留学生短视频创作、文化交流、创业赋能、参观考察等大赛和活动,在岛城涌动着“海归”看青岛热潮,在外籍人才和海外留学生中掀起了来青岛看活力海滨city的连锁效应。

澳门城市大学文化产业博士李阳琳参加了“青聚英才·海外学子青岛行”活动表示:“新媒体潜力十足、前景广阔,我目前正在研究数字文化产业方向,有这样一个机会深入了解青岛的文化产业和新媒体发展情况,非常难得非常棒。”

为了千方百计助力“海归”固巢圆梦,近年来,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构建留学人员“全链条”服务体系,通过上线“留学人才港”平台、打造留学人才驿站、建设留学人员创业园、实施留学人才创业支持计划、举办留学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推出留学人员服务清单等六大项举措,推动形成良好的留学人才创新创业生态,广泛吸引海归英才来青返青干事兴业。

平台精心布局。青岛市聚焦重点发展产业,共建10家市级留学人员创业园,支持园区在重点发展领域打造服务产业发展赋能生态圈,鼓励在创业园区经营管理、高端人才创业孵化项目成果转化等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专业化孵化器运营团队入驻园区,为园区创业企业提供“创业辅导、科技转化、金融支持、技术创新、企业上市”等方面的服务。青岛市人社部门定期邀请行业大咖走进留学人员创业园,面对面为创业者们“找症结”“开良方”,帮助留学人员企业站稳脚跟、突破瓶颈,度过艰难的初创期,形成“项目合作资源对接、经验交流成果分享、政策研究推动宣讲、项目路演培训指导”于一体的人才创新创业服务模式。

政策精准滴灌。近年来,青岛市出台了《关于实施新时代“人才强青”计划的意见》,实施海外人才引进计划;出台《青岛市留学人员创业支持计划实施细则》,以真金白银护航海归创业者;还出台了《关于促进产才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强化人才资源统筹促进“四链”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关于支持重点产业领域企业专业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试行)》等政策,积极探索以人才链为牵引,贯通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四链”融合发展机制。

服务精细贴心。前不久,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青岛市留学人员服务清单》,涵盖全市留学人员可享受的服务和政策共计41项,更好满足留学人员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吸引广大海归英才在青汇聚扎根、实现梦想。此外,各区(市)、功能区还配备一名留学人员服务专员并设立专属服务联络电话,负责为留学人才提供政策咨询、创新创业、人文关怀等“一站式”暖心服务,畅通沟通渠道,提高办事效率。

此外,青岛还发布了《青岛市青年人才集聚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聚焦积极拓宽青年招引渠道、着力激发青年创业活力、持续强化青年安居保障、营造城市青春活力氛围、完善青年公共服务体系等5个方面,推出16条具体举措,不断增强海内外青年人才的“来青”“留青”“适青”力度。

24年来,中国青岛“蓝洽会”始终在变,变得是更加扩大的海外“朋友圈”、更畅通的双向流动、更加深入的资源融合,不变的是对全球英才的初心和期盼。

这个10月,青岛再次放眼世界,拥抱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人员“归巢”、海外人才“筑梦”。引才引智盛典,创新创业浪潮,“蓝洽会”将继续广聚天下英才,以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以创新为人才提供新舞台。

办好一个会,壮大一个产业,提升一座城。青岛,这个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双节点”城市,黄河流域国家战略重要出海口,这个“青春之岛,创业之城”,正在被中国青岛“蓝洽会”持续赋能,走出一条产城人高度融合、全面提升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封满楼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