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和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都对小学生的心理产生着潜在的影响。10月12日开始,福林小学举办了一场名为 “心向阳,梦飞翔” 的心理月活动,旨在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健康、积极的校园环境,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
此次心理月活动涵盖了多个方面,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
心理健康运动会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三年级的学生在学校操场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理健康运动会。其中,带球跑迎面接力项目备受瞩目。各班分成两组,每组每次派出两名同学,他们背夹一个气球,需要步调一致地向前走。在这个过程中,双手不能触碰气球,一旦气球掉落,就得从起点重新开始,最终以用时最少的队伍为胜。这个看似简单的项目,实际上对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身体控制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学们不仅要时刻关注同伴的步伐,调整自己的节奏,还要小心翼翼地保护气球,这无疑锻炼了他们在团队中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意识。
人体 “拷贝” 项目同样精彩。各班同学站成一路纵队,老师会将写有一个数字的纸条让每组的第一位同学看一眼,然后这位同学要通过身体扭动将信息传递给后面的同学,依次传递下去,直到最后一个同学。最后一位同学要将得到的信息写出来,之后小组还要合作完成相关的表演。在传递过程中,只允许相邻的两个人之间进行交流,且不能发出声音,这对同学们的观察力、记忆力以及身体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通过这个项目,同学们学会在团队中如何准确地传递信息,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团队赋能项目也别具一格。小组成员围圈而坐,每人在画纸上画且只能画三笔,成员之间不得沟通,共同完成一幅画。最后,小组要为这幅画起一个名字。这个项目鼓励同学们在有限的条件下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同时也需要他们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在绘画过程中,同学们要思考如何用自己的三笔为整幅画增添色彩,如何与其他成员的作品相融合。通过这个项目,同学们学会在团队中尊重他人的意见,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创造出一个独特的作品。
心理辅导活动 应对各种情绪变化
四、五、六年级则开展了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四年级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主题为“我的情绪我做主”的心理辅导。心理老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和有趣的互动游戏,引导同学们认识情绪,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确地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在辅导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参与,分享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绪体验,通过分析和讨论,逐渐掌握了情绪管理的技巧,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情绪变化。
五年级开展的是主题为“好好说话有魔力”的团体心理辅导。老师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语言的力量以及正确表达的重要性。在辅导过程中,同学们模拟各种生活场景,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化解矛盾、平息争吵。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同学们学会了用积极、友善的语言与他人沟通,避免因言语不当而引发的矛盾和冲突,从而提升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六年级开展的是主题为“你好,青春期”的团体心理辅导。青春期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会面临身体和心理上的诸多变化。在辅导过程中,老师详细介绍了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特点,帮助同学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变化,消除困惑和恐惧。同时,老师还引导同学们如何正确处理青春期的人际关系,包括与同学、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辅导,同学们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青春期,顺利度过这个关键阶段。
活动当天,学校心理咨询室还为老师和家长提供了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服务。心理专家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为有需要的老师和家长解决心理困惑,提升他们的自我调适能力。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学校对老师和家长心理健康的关注,也为家校共育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
在咨询过程中,专家们认真倾听老师和家长的问题,从专业的角度给予分析和建议。对于老师来说,他们可能面临教学压力、学生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专家们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调整心态,更好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对于家长来说,他们可能面临孩子教育、家庭关系等方面的问题,专家们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这些问题,改善家庭环境,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
此次活动是福林小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一次积极探索和尝试。通过心理月活动,希望能够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他们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信任,促进班级团结和校园和谐,引导家长和教师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同时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累宝贵经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深入开展。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盛军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