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青岛农品”产销对接活动开幕

9月20日上午,为期3天的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青岛农品”产销对接活动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开幕。这不仅是对全市品牌农业建设成果的集中推介,也是对品牌农业促销增收的现场展示,更是共庆丰收共享丰收的农业盛会。

活动现场,东京奥运会、巴黎奥运会乒乓球单打冠军陈梦进行视频致辞,对青岛市品牌农产品进行推介,并向青岛市农民群众和“三农”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福。第八批青岛市知名农产品品牌企业接受现场表彰并参加品牌农业培训班,增强了我市品牌农业企业的荣誉感、获得感和收获感。

举办品牌培训,找准产销对接路子

品牌是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青岛市坚持不懈地发展品牌农业,已拥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67个,地理标志农产品54个,省级和市级知名农产品品牌分别达到58个和227个,“青岛农品”连续5年进入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十强”。

为了帮助青岛农产品品牌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结合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青岛市农业农村局、青岛市园林和林业局联合举办全市品牌农业培训班。通过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农业品牌,有效提升青岛市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和忠诚度。

培训班邀请青岛农业大学副教授戴晓萌为广大农产品品牌主体举行专题讲座,从品牌定位、形象塑造、传播策略等多个维度,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品牌策略和市场推广技巧,分享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引导广大农产品品牌主体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精准定位品牌,有效推介品牌,打造出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知名农产品品牌。

表彰品牌主体,培育产销对接样板

当日,举行了第八批青岛市知名农产品品牌颁奖活动,认定胶河大白菜等4个品牌为青岛市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利和味道风味油酱等16个品牌为青岛市知名农产品企业品牌。至此,青岛市知名农产品品牌总量达到227个。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胶州大白菜、黄岛蓝莓、崂山茶等农产品品牌已在全国、全省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同时,青岛市也在不断地培育新品牌,“利和味道”从2020年开始,历经14年,先后在山东青岛、甘肃陇南等地建立生产基地,逐步构建起“以味道为中心”的食品产业链,培育出“朕宅”“番对番”“应物有机”等为主的品牌矩阵。

今天为知名农产品品牌颁奖,旨在表彰先进,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品牌农业有较大的跨越和提升,让农产品品牌主体在促销增收上更有作为、更有地位,早日成为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生力军。

加强产品推介,扩大产销对接实效

青岛市是农业大市,更是农业强市。近年来,青岛坚持不懈地实施“36111”稳产保供工程,粮食年产量在300万吨左右,蔬菜600万吨左右,畜牧产品、水产品和果品均为100万吨左右,主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居全国36个大中城市第1位。连续3轮获得全国“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优秀等次,成为长江以北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让农产品产得下、运得出、供得上、卖得好,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青岛市一直在积极探索、不懈努力。活动现场设有83个农产品展区,汇聚了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渔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6大类,共展示推介、销售420多种农产品,给广大市民带来一场味觉与健康的盛宴。参展产品以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地理标志农产品及省市知名农产品品牌为主,将优质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直供城市社区,减少流通环节,将更多的实惠留给城市居民。

从新鲜水灵的果蔬到风味独特的海货,从崂山茶的清香到王哥庄大馒头的浓郁,从宝山苹果的甘甜到藏马蜜语蓝莓的鲜美,吸引了众多客商和市民前来采购,成为农产品金秋消费季和“菜篮子”产品销售促进行动的一大亮点。来自青岛彭龄金口芹菜合作社的张若亭高兴地说:“这次产销活动,选择中秋国庆期间举办时机很好;而且崂山会展中心的交通方便,人流也大,我们的金口芹菜非常抢手!”

举行群众联欢,共享产销对接成果

丰收不仅是物质的丰收,更是文化的丰收。在群众联欢现场,坚持农民的节日农民办,突出农民主体、农业主线、农村主场,为城乡居民奉献了一台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二胡独奏、戏剧和大秧歌等节目轮番登台。

《沽河之畔丰收年》通过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茂腔,展现了沽河两岸丰收的美景和农民的喜悦,让人身临其境。《庆丰收 跟党走》通过胶州大秧歌的形式共庆丰收,大红扇子舞起来,婀娜身姿扭起来,载歌载舞迎丰收、品丰收、庆丰收、享丰收。

我丰收,我快乐!现场的城乡居民在共享丰收喜悦的同时,也深刻感受到青岛深厚的优秀农耕文化底蕴。

丰收,丰收,农民群众亘古不变的期盼。

丰收,丰收,“三农工作者”愿倾其所有……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聂艳林  通讯员  杨丽  逄海伟

责任编辑:崔现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