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开幕。这一全球服务贸易领域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展会,吸引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共赴这场“东方之约”。
作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和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本届展会上青岛展区颇为引人注目,突出数字经济、科技创新、互动体验,新技术、新服务集中亮相,吸引越来越多全球客商合作的目光。
精彩不断 亮点纷呈
一踏入青岛展区,偌大的压电式压力发电地板就吸引不少观众前来互动体验,只需踩踏地板便可产生电量,每踩一步可瞬间获得最高5W的电量,山东港口展示的这一新型环保发电产品将人体动能转换成电能,可以直接驱动电灯、喷泉等,发电数据还可传送至显示屏幕,让观众直观感受踩踏发电量和节能减排量等数据信息。
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青岛展区。
青岛海巽云科技为客商演示了落水人员自动报警终端操作系统。船上人员只要配备定位救生衣,落水自动触发,每隔5秒自动发送准确经纬度等报警信息,大幅缩短搜索的时间。同时展出的还有青岛上合航天科技车载卫星应用、中车青岛四方机车带来的雅万高铁1:20模型。
这些技术和产品展现了与制造业升级密切相关的技术、模式和业态创新,进一步推动“制造+服务”深度融合,是青岛生产性服务业对外开放发展的新范式。
与此同时,青岛对一批服务贸易的典型案例进行了集中展示。
中冶东方作为服贸会的“老朋友”,是青岛文化“出海”的代表企业之一,以展板形式展示了全国首批、省内唯一的国家语言服务出口基地的风采。据悉,该基地每年出海万集优秀中国影视剧,涉及59个语种200个语言,输出到195个国家和地区,成为青岛服务国家战略,推动语言服务产业发展的一张名片。
RCEP山东企业服务中心、世纪通运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丝路电商综合服务基地、中国—上合组织技术转移中心、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等服务贸易平台也以展板或视频方式亮相本届服贸会,展示青岛国家级及省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特色服务贸易园区集聚发展优势,体现“青岛服务”的软实力。
数字科技新元素也是青岛展区的一大亮点。
在青岛展区,青岛领客文化为观众提供“秒变数字人打卡新青岛”数字互动展项,只要站在屏幕前,就可以秒变数字人,与青岛栈桥、五四广场等热门景点合影拍照留念;青岛出版集团、青岛聚海视讯分别带来数字文博互动魔墙、XR虚拟现实交互直播系统互动体验项目。丰富的文化贸易体验项目,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将文化内容转变为标准化、有价值、可交易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让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产品走向世界,提升青岛文化服务的国际影响力。
青岛领客文化为观众提供“秒变数字人打卡新青岛”数字互动展项。
不仅如此,众多服务贸易企业以视频或展板形式,展示了云服务贸易、数字技术贸易、数字服务贸易等领域发展成果——优创展示了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解决方案,以萨技术自进化AI生态体系,数金公共服务碳普惠场景咖啡机带来的全新服务,鹰图软件技术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中瑞车云工业互联网带来的智慧农业整体解决方案、数字赛事系统、数字路数系统……这些数字化场景充分展现了青岛在聚焦产业的数实融合、建设数字化生产线、全面完善数字智能服务方面所做的努力,有效催生了青岛数字贸易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生根发芽,增强了数字贸易产业活力。
数字赋能 先行先试
开放是青岛的优势和特质,在与世界深度互动互促中,青岛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当数字经济潮涌,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并激发出发展的强劲动力,青岛服务贸易呈现出连续增长态势。2024年服贸会青岛展区的精彩亮相,正是青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一个高光剪影。
制度型开放诠释了青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新意蕴。作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试点城市,青岛在诸多服务贸易领域先行先试。去年国家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现圆满收官,133项试点任务完成率达100%,在通关、税收、支付便利化等维度形成28项全国首创制度创新成果,2项案例入选国务院试点“最佳实践案例”,为全国服务贸易发展贡献 “青岛方案”。连续获批2个国家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和3家省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服务贸易集聚发展程度不断提升。绿天使创业园、少海汇智能家居产业园、青岛浪潮大数据产业园等3家园区获评山东省省级数字经济园区。青岛海创汇加速器创新基地入选“科创中国”创新创业孵化类基地,是山东省唯一入选基地。6家企业、3个项目获批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2个项目入选商务部对外文化贸易“千帆出海”重点行动(项目)。连续两年在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综合评价中稳居全国第一梯队。
数字赋能是青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青岛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聚焦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加快数字技术与服务贸易的深度融合,累计培育10家国家级、33家省级和192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2个试点区域、5个试点企业为国家级两业融合试点单位,数量位居全国首位。培育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3家,全球“灯塔工厂”增加到4(居全国第3),市级智能工厂68家,完成1000家企业数字化改造,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连续五年位居国家“双跨”平台首位,柠檬豆新晋榜单。
高能级平台是青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新载体。青岛充分发挥日韩区位及合作优势,紧抓上合示范区建设及RCEP生效等重大历史机遇,推动服务贸易要素的自由流动,积极探索在金融、法律、物流运输、文化创意、旅行、教育、展会、中医药等服务贸易细分领域开放合作中的制度创新先行先试,全方位打造国际服务贸易合作新模式,积极构建山东开放桥头堡。上合经贸综服平台2.0、“丝路电商”综合服务基地、多式联运“数字一单制”跨境联盟等创新平台,不断丰富上合示范区国际公共产品供给内涵和服务承载能力,为我国加快推动与上合和“一带一路”国家的服务贸易合作,构筑国家间服务贸易融通发展新模式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量质齐升 不断进阶
优势叠加、创新赋能,青岛服务贸易量质齐升。山东省商务厅最新数据显示,过去三年,青岛服务贸易年平均增速达26%,总额一直稳居全省首位。今年上半年,青岛服务贸易总额853.5亿元,同比增长35.3%;服务外包执行额83.1亿美元,增长11.5%,服务贸易总额和服务外包执行额均稳居全省首位。
当前,青岛正抓住服务贸易开放新机遇,申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创新提升服务贸易,发展数字贸易,推动服务贸易提质增效。
相约服贸,遇见未来。下一步,青岛将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出台《青岛市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积极申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在跨境服务贸易市场准入、完善跨境服务贸易监管等方面加大探索,打造服务贸易综合改革开放平台,争取为全国服务贸易继续贡献“青岛方案”。研究制定《青岛市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升青岛数字贸易产业规模,发挥数字要素集聚优势,打造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生态良好的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高地,引领全国数字贸易发展。
同时,依托上合示范区、青岛自贸片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丰富航运贸易业态,提升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水平,推动青岛港向枢纽港、贸易港、金融港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高奕静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