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青岛市气象部门暴雨过程预报服务复盘会上获悉,青岛市气象局聚焦气象数据融合,深化联建联动机制,筑牢防汛减灾“安全堤”。
青岛市气象局基于“云+端”集约化建设,上线“青岛观象问天” 小程序,提供基于位置的精细化预报预警服务,同时融入市领导移动端“领导驾驶舱”决策指挥系统,提供实况观测数据、预报预警信息、决策气象服务信息等的一键快速查询、统计分析、辅助决策与多场景应用,为政府及部门单位处置部署高影响天气提供技术支撑。
青岛市气象局深化沿海强风暴和近海海雾生消机理及预报关键技术,建立基于雷达风暴参数特征和径向速度的雷暴大风自动监测识别和预警技术,提取复杂天气影响下黄海海雾预报指标;建立海区分区精细化预报预警业务,实现分批次预警梯级化发布和解除,提供短暂“窗口期”和高影响天气“伞下海域”精细化预报服务,切实保障青岛海洋经济产业安全高效运转。此外,青岛市气象局组建强对流和海雾关键技术攻关团队,强化灾害天气科技支撑,集中力量抢占气象科技创新制高点。
青岛市气象局充分发挥气象预警先导作用,把握灾害天气气象服务主动权,开展精细化、递进式全流程气象服务,包括提前7天发布灾害天气趋势预报、提前3天发布重要天气信息、提前1天发布灾害天气预警信息、提前6-12小时更新发布最新气象信息、提前1至6小时先后发布预警信号、提前1小时启动临灾预警机制、灾害天气影响期间更新预警信号和最新气象信息直至结束、最后发布过程总结,建立“一过程一策”,保障城市运行安全。青岛市气象局面对主汛期连续强降雨过程,不拘泥于“叫应”启动标准,精准研判,强化部门联动,筑牢防汛减灾安全堤,为全市各部门做好应对防汛和转移避险等防范工作“打出”预警提前量。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封满楼 通讯员 刘欢 王倩
责任编辑: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