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深夜,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双双公告称,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正在筹划由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并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两家公司于9月6日开市起开始停牌。
从两家公司2023年年报数据来看,若国君与海通合并,合并后的总资产、净资产分别达到16800亿元、3302亿元,均将超越中信证券位列行业第一。
推动打造一流投资银行
公告资料显示,国泰君安是由创设于1992年的国泰证券和君安证券通过新设合并、增资扩股,于1999年8月组建成立,总部位于上海,目前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国泰君安于2015年A股上市、2017年H股上市,为A+H上市公司,综合实力长期保持行业前三。
海通证券成立于1988年,由交通银行发起设立,总部位于上海,目前第一大股东为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海通证券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公司于2007年A股上市、2012年H股上市,为A+H上市公司,是国内最早成立的证券公司中唯一未被更名、合并的大型证券公司。
本次合并的另一项重要背景便是两家券商同属上海国资。公开资料显示,国泰君安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海通证券第一大股东为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
分析人士称,强大的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中心是金融强国的关键要素,《上海市贯彻〈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支持头部证券公司加强业务创新、集团化经营、并购重组,打造一流投资银行”,上海十二届市委五次全会提出要“深入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紧紧围绕‘五个中心’建设加大改革开放突破力度”。
“本次合并重组有利于整合上海金融国资优势资源,打造一家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相匹配的一流投资银行,有效健全完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要素体系,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影响力,推动上海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之路,更好地服务建设金融强国的战略目标。”市场人士称。
并购重组将成券商板块重头戏
自金融工作会议自上而下释放出供给侧改革信号来,并购重组成了券商板块的重头戏。例如第一枪的国联证券并购民生证券,市场反响一般。国联证券在走出2个一字涨停后,市场资金追高情绪并不高亢,随后开始一路调整。
今年3月,证监会提出未来5年和10年的战略目标,即10家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2—3家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投行和投资机构。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国君与海通的合并影响力不可小觑。
业内人士分析称,国泰君安证券、海通证券同为大型综合性券商,在业务结构、数字科技、合规风控、科创金融、国际布局等方面各具特色。此次合并符合两家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既有利于双方共享专业能力和客户资源,增强客户服务能力,提升集约管理水平与运营效率;也有利于推动优势互补,完善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布局,全面提升抗风险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更好履行职责使命,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级。
两家头部券商的合并具有极大的示范效应,有望带来估值系统性提升机会,并充分打开了其他券商的想象空间,战略性重组紧迫性大幅提升。
附部分有合并预期的券商派系:
北京系:第一创业、首创证券
上海系:海通证券、国泰君安、东方证券、上海证券(未上市)
广东系:招商证券、国信证券、长城证券
深圳系:平安证券(未上市)
浙江系:浙商证券、财通证券
江苏系:华泰证券、东吴证券、南京证券、国联证券
安徽系:国元证券、华安证券
湖北系:天风证券、长江证券
川渝系:西南证券、华西证券
中信系:中信证券、中信建投
汇金系:申万宏源、中国银河、中金公司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高扬
责任编辑:李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