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聚焦房屋养老金|住宅维修亟需增量资金入场

8月2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表示,研究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制度,构建全生命周期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北京、上海、青岛等22个城市目前正开展试点。

对于已建成的住宅来说,既然已经缴纳过住宅专项维修基金,为什么又要推行“房屋养老金”呢?记者就此采访了部分房地产业界专家。

仅靠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已难以满足需求

据悉,我国在2004年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列为办理房屋产权证时必须缴纳的费用,但当时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的价格较低,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缴存基数也偏低,因此目前,部分小区余额已不足1/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资料显示,预计到2040年前后,将有近80%的房屋“进入设计使用年限的中后期”,这些房屋普遍存在墙体结构安全隐患、屋面渗漏、外墙脱落、设施设备老化等问题。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认为:“当前我国针对房屋公共部位、公用设施设备的维护和改造主要使用的是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由于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一般来源于业主自行缴纳,整体资金体量有限,而我国房地产市场逐渐进入存量时代,截至2022年底,中国城镇既有房屋中建成年份超过30年的房屋占比接近20%,需要维护、改造的老旧房屋占比快速提升,仅依靠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已经难以满足小区维护改造需求,亟需增量资金入场。”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对于房屋的全生命周期演变规律来说,房屋本身具有建筑的基本属性和规律,其本身有折旧和损耗的概念。随着居住和使用时间的增强,自然发现建筑质量下降和居住隐患的出现,甚至会产生危机人身和财产安全问题。此类问题迫切要求大家关注房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迫切需要有系统的政策支持。其中解决资金问题非常关键,尤其是政府建立公共账户也是非常关键的。”

有数据显示,2019年底,住宅专项维修基金在山东的提取率只有3.3%。能够看出,住宅专项维修基金存在使用不足的问题。对此,房天下新房山东兼青岛总经理纪礼刚分析说:“动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要求2/3以上业主参加、过半数同意,这个要求限制性较大,程序也很繁琐,所以专项维修资金的提取率并不高。”

房屋养老金的资金从哪里来?

据悉,房屋养老金制度的核心在于为房屋体检、维修、保险提供资金保障。通过设立专门的账户,将公共维修基金、土地出让金、财政奖补等多种资金来源纳入其中,形成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机制。同时,鼓励商业性房屋养老金的发展,引入专业投资机构提升资金收益率,为老旧小区改造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

对此,陈文静表示:“整体来看,试点节奏明显加快。针对房屋养老金,住建部提出试点的重点就是把公共账户建立起来,而公共账户的资金来源也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按一定比例计提项目土地出让金、维修资金的增值收益、财政补贴、创设配套金融产品等或是重要探索方向。”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分析,房屋养老金第一支柱是公共维修基金,由全体业主在购买新房时归集和共同所有,进入个人账户;第二支柱类似企业年金,比如一定比例的土地出让金、财政奖补,公共维修资金增值收益、公积金增值收益等进入公共账户;第三支柱应该是商业性质房屋养老金,包括房屋综合安全保险以及商业性房屋养老补充等。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 记者 赵彭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