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一群充满好奇心和活力的小记者们齐聚山东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参加为期三天的“龙族远征”夏令营。他们将在这里展开一场充满挑战和惊喜的冒险,探寻恐龙的奥秘,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小记者们在莱阳车站合影留念。
据悉,山东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是一处集恐龙化石遗址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文化旅游于一体的自然公园。这里保存着丰富的恐龙化石资源,被誉为“恐龙之乡”。公园内的地层记录了白垩纪时期的地质历史,为科学家们研究恐龙的演化和灭绝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开营仪式。
上午小记者们乘坐高铁来到莱阳。开营仪式上,小记者们兴奋地聚集在一起,进行团建活动,彼此熟悉,组成了充满活力的团队。随后,他们满怀期待地踏上了重走莱阳科考之路的征程,这就是“化石之路”的体验。
穿上营服的小记者们。
小记者们来到恐龙化石遗址馆。
小记者们近距离观看恐龙化石。
沿着科考路线,小记者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过去。在恐龙化石遗址馆,他们亲眼目睹了恐龙化石的出土现场,感受到了恐龙曾经的存在。王老师和赵老师详细地介绍了恐龙的种类、生活习性以及化石的形成过程,小记者们听得入神,不时提出问题,展现出对知识的渴望。
小记者们寻找恐龙化石。
小记者们展示自己找到了恐龙化石。
王老师告诉小记者们化石的特点:化石的质地相对较硬,表面可能会有细腻的纹理,相似颜色的石头质地可能较为均匀,纹理也较为简单或没有特殊纹理。一般来说,相同体积的恐龙化石比普通石头更重。一路上,他们仔细观察着周围的地层和岩石,寻找着恐龙化石的踪迹,仿佛自己也成为了小小的科学家。
中午,青岛财经日报的盛记者为小记者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手机拍照知识讲座。他从手机相机的基本设置讲起,包括分辨率的选择、对焦模式的运用,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场景调整光线和曝光度。小记者们聚精会神地聆听,不时低头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盛老师还展示了一些精彩的手机摄影作品,逐一分析其构图、色彩和拍摄角度的巧妙之处。 在互动环节,盛老师则走到小记者中间,对他们的作品逐一给予指导和点评。现场气氛热烈,充满了学习的热情。
小记者们亲手制作莱阳恐龙五宝挂布画。
午休过后,接下来的“龙族图腾”活动更是让小记者们兴奋不已。他们亲手制作莱阳恐龙五宝挂布画,用画笔和颜料展现出自己心中的恐龙形象。在制作过程中,他们发挥想象力,将恐龙的威武和可爱融入到作品中,每一幅挂布画都充满了个性和创意。
小记者参观张和国际树化石林。
小记者们寻找玛瑙和石化的恐龙蛋碎壳。
小记者们捡到的玛瑙。
下午,小记者们来到了位于张和国际树化石林内的平原恐龙峡谷群。这里曾经是恐龙的家园,如今留存着远古时代的珍贵遗迹。两位老师向小记者们介绍了如何寻找玛瑙和石化的恐龙蛋碎壳,小记者们沿着蜿蜒的峡谷小径前行,眼睛不停地搜索着周围的每一寸土地。突然,一位眼尖的小记者兴奋地大喊:“看!我捡到玛瑙了!”大家立刻围拢过去,只见晶莹透彻的玛瑙躺在小记者的手里。
恐龙蛋壳化石碎片虽然历经了漫长的岁月,但其独特的纹理和形状依然清晰可辨。小记者们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捡起,仿佛捧着无比珍贵的宝物,让他们感受到了远古生命的神秘与伟大。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记者通过天文望远镜观看星星。
入夜,小记者们齐聚在空旷的观测场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与期待。场地中央,一架天文望远镜指向深邃的夜空。在老师的帮助下,小记者们小心翼翼地凑近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原本遥远而模糊的星星瞬间变得清晰而璀璨,一颗颗星星如同镶嵌在黑色天鹅绒上的宝石,闪烁着神秘的光芒,仿佛在向他诉说着宇宙的无尽奥秘。
晚上,小记者们在莱阳白垩纪地质博物馆恐龙化石的脚下搭建起独立帐篷,与恐龙共眠。夜晚,恐龙化石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小记者们在这样的氛围中,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和历史的厚重。
“龙族远征”夏令营的第一天就这样圆满结束了,小记者们不仅收获了知识和快乐,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能力。他们在与恐龙的近距离接触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也更加珍惜这份宝贵的经历。小记者们带着对恐龙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在接下来的两天里,他们将继续探索恐龙的世界,收获更多的成长和回忆。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盛军
责任编辑:崔现香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