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至20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专家齐鲁行”首场活动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山东省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承办。活动旨在通过汇聚专家智慧,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进程,为山东乃至全国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本次活动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紧密围绕青岛西海岸新区产业链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需求,通过主旨演讲、企业座谈、成果对接等多元化合作方式,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转型升级。
共绘绿色发展蓝图
青岛西海岸新区作为国务院批复设立的第九个国家级新区,始终坚持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引领区,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达5003.38亿元,是山东首个GDP超5000亿元区县。此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专家齐鲁行”活动将充分利用青岛市和西海岸新区人才聚集和产业雄厚的优势,充分发挥好首场活动的示范作用,打造活动样板,提升活动成效,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推进山东省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发展,山东省现代产业发展研究院、青岛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西海岸园区等8家单位共同组建“山东省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共同体”。据悉,2021年,西海岸新区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才职称评审,为工业互联网专业人才晋升提供了“新区智慧”和“新区模板”。本次“山东省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成立,将联动各高校、职业院校开展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赛事、培训等活动,全力将青岛西海岸新区打造为全省工业互联网人才高地。
75名行业专家学者被聘为首批专家
为了更好发挥专家作用,协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和推进项目合作。此次活动邀请的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孔彪,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长聘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石建勋,浙江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信忠等75名行业专家学者被山东省人社厅受聘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专家齐鲁行”首批特聘专家。此举旨在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赋能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企业有需求,政府来帮忙。为更好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全市范围征求各企事业单位对专家的需求,并根据企业需求信息定向精准匹配专家。活动现场介绍了青岛市高层次人才政策,并发布企业专家需求情况。此举将为企业与专家搭建精准对接桥梁,为企业专家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发挥专家及其团队的领军作用和资源优势,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和专家成果转化双赢。
活动举行了新质生产力优质创新项目落地签约仪式。海洋生物活性因子绿色制备及应用、大型阵式深远海避风浪智能化装备和养殖系统、6G及超高频透波材料等8个项目落户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青岛科创岛、青岛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西海岸园区等,这标志着多个前沿科技项目将落地青岛,进而培育新质生产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产业化水平,为青岛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专家赋能助企解困
启动仪式后,来自复旦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特邀专家按行业领域分为四组,分别与海尔、海信、澳柯玛、京东方、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等64家企业一一展开讨论,精准破解企业难题,疏通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堵点、难点、痛点,共有52家企业与专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德蒙表示,通过参与本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专家齐鲁行”活动,公司与行业领域专家进行了深度的沟通和交流,对海藻酸盐在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等方面的应用有了更好的思路和更大的产业拓展空间。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孔彪说:“此次活动集聚了各行各业专家,聚焦新质生产力,用专家智慧服务企业、服务社会发展,助力产学研深度合作。”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专家齐鲁行”青岛站活动的成功举办,是山东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未来,山东省、青岛市将继续深化与国内外专家的交流合作,共同探索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路径,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封满楼
责任编辑: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