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乘客携带易燃物品、管制刀具劫持车辆,乘客突发疾病急需救护,纯电动客车行驶途中机舱起火,新能源汽车自燃防患培训及应急演练、极端天气突发事件桌面推演、出租汽车行业消防安全培训演练……近日,青岛市运输事业发展中心联合全市运输企业,积极开展演练活动30余场,覆盖从业人员2000余人次。
安全生产是运输企业的生命线。为有效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发生,增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确保全市运输行业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青岛市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对道路客运、危货运输及城市公交等重点领域运输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督导,从严排查安全隐患、限期整改完毕,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根基。同时,向全市运输企业及广大从业人员发出倡议,特别强化汛期恶劣天气应急准备和处置工作,特别是“七下八上”关键期暴雨、台风、强对流等天气的应对处置工作,切实增强企业突发事件应对组织能力。
从严落实主体责任
当前正值暑期汛期,旅游出行旺盛,交通运输持续高位运行。高温热浪天气极易导致驾驶员、施工人员等从业人员出现身体疲劳、情绪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运输安全风险增大。各运输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深入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依法依规做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自觉接受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要切实加大安全投入,不断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保障从业人员及人民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各从业人员要强化“红线”意识,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严守操作规程,确保生产安全。
从实抓好排查整治
高温环境下,车辆发动机、油路、轮胎等部位温度较高,机械设备散热能力下降,发生故障概率增大、火灾风险升高。各运输企业要抓好各岗位、各环节的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重点做好车辆、机械设备运行监测和安全性能检测,加强日常检修维保,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切实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同时,按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用于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整治、应急管理、改善作业环境和条件,为企业安全运营创造良好内部环境。
从紧完善制度规程
要综合考量自身生产经营特点、危险有害因素、工艺流程等,制定完善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和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格落实企业管理人员轮流现场带班制度,加强重点部位、重点时段、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的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以违规电气焊和违规施工、有限空间、高处作业、外包施工四项整治为目标,及时纠正作业人员“三违”现象,坚决消除事故隐患。
从优强化教育培训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有力保证。针对夏季安全风险特点,各运输企业要充分利用“晨会”、安全例会等载体,加强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强化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置技能、逃生疏散避险等内容的培训。各从业人员要积极参训,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确保安全生产能力水平稳步提升。同时,做好高温天气下作业计划的统筹安排,可采取增加轮换作业频次、减少高温环境下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改善生产作业条件等措施,保障从业人员身体健康和生产安全。
从深提高防控能力
安全重在管理,事故重在预防。要坚持人防与技防相结合,加力开展风险管控,确保随时掌握重大危险源安全状况,坚决把安全风险管控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要强化应急预案修编和演练工作,重点强化应急预案的日常演练,不断检验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各从业人员要积极参与,推动安全风险分析研判工作常态化、规范化,严防“看不到、想不到、管不到”致使风险演变、隐患升级。要强化汛期恶劣天气应急准备和处置工作,特别是“七下八上”关键期暴雨、台风、强对流等天气的应对处置工作,切实增强企业突发事件应对组织能力。
今年是全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开局之年,全市运输企业积极承担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断推动运输行业安全、健康、高质量发展。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宋大伟
责任编辑: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