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首例! 畜牧养殖迎来AI“管家”

基于重识别技术实现羊只身份认证,打通流转堵点;通过图像识别技术精准识别数量,高效进行存栏和通道盘点;通过AI视觉技术,对羊只体型体态和异常疾病表现进行识别;基于健康管理系统、对羊的品级进行定级、以期实现对畜禽实时品质评估和分类……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传统的畜牧养殖业正逐渐走向数字化、智能化。

日前,记者来到青岛崂逸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实地参观了解该公司在养殖崂山奶山羊过程中所应用的身份精准识别技术。据介绍,由青岛中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导智能”)提供技术支持的“农业畜禽身份认证和精准饲养模型”,融合了目标识别、目标跟踪、目标重识别和动物的行为识别等多重算法的研究和应用,实现畜禽身份的精准识别认证和行为识别。

“我们通过AI算法实现种羊的身份认证,替代传统耳标和项圈,实时掌握种羊流转信息,同时可抓取种羊日常行为和异常信息,对种羊的健康管理提供依据和建议。”据中导智能总经理兼技术总监陈通介绍,该模型的应用不仅让传统的经验型养殖转型至精细化养殖,也让畜牧业养殖变得更高效、更智慧。

全流程饲养有了智慧“管家”

坐落于崂山山脉北段、王哥庄街道的青岛崂逸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占地400余亩,拥有10000余平方米的养殖设施面积,拥有羊舍、挤奶厅、兽医室等较为完善的生产和配套设施,是青岛市崂山奶山羊原位保种场,也是山东省羊产业技术体系、青岛市科技惠民项目试验示范基地。

据青岛崂逸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崂山奶山羊原产于胶东半岛,主要分布于崂山及周边区市,具有适应能力强、产奶性能高、抗病力强、养殖成本低等特点,是中国奶山羊的优良品种之一。公司自2014年成立以来,从原崂山区农林局原种场接手崂山奶山羊保种群40余只,多年来通过不断地引进和扩繁,目前数量已达550余只,并计划在2025年将养殖规模扩大至1000只。

随着崂山奶山羊繁育数量的不断增加,如何保证奶山羊健康培育、科学饲养,精细化管理成为摆在公司面前的最大难题,而中导智能提供技术支持的“农业畜禽身份认证和精准饲养模型”,使得这个难题迎刃而解。

“该模型主要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Intvis平台,利用机器视觉技术为畜禽行业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陈通介绍,奶山羊生产性能的测定专业性强,传统测定方法存在误差大,记录易出错,保种场监管评价等诸多困难。而该系统通过先进的机器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为每只奶山羊建立唯一的身份标识,通过高清摄像头捕捉其特征,结合算法进行精准识别。同时,该系统还能根据奶山羊的生长情况动态调整认证策略,根据每只奶山羊的生长状态、品种特性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饲养方案,通过精准控制饲料投放、饮水管理、环境调节等方面,实现奶山羊的健康生长和高效产出。

记者了解到,该模型系统在解决了对奶山羊身份认证和精准饲养外,还具备智能化管理和监控功能,能够实时监测畜禽的生长情况、饲养环境等关键指标。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系统能够自动报警并提供处理建议,帮助饲养员及时应对问题,真正实现了人工智能与传统农业畜禽的深度融合,使得崂山奶山羊的全流程饲养有了AI“管家”,同时该技术在畜禽饲养业的实际应用在青岛辖区内尚属首例。

连接学术到应用“最后一公里”

农业畜禽身份认证和精准饲养模型服务使得畜禽饲养业有望实现更加智能化、精细化的管理,提高饲养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中导智能的AI-Intvis视觉软件平台和自有品牌的视觉硬件在工业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凭借卓越的性能、高效精准的视觉检测解决方案、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助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在实际应用中,该系统可与企业现有的生产线进行无缝对接,通过智能检测,实现对产品标识的精准、高效管理,极大提升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陈通介绍道,以某知名家电制造企业为例,该企业在引入了公司的“AI-Intvis视觉软件”系统后,利用公司提供的全面机器视觉解决方案,成功实现了生产线的智能化升级。系统的引入不仅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还通过智能检测功能,有效减少了产品的不良率,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记者了解到,作为一家高科技人工智能企业,中导智能自2017年在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科技园孵化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传统视觉(2D/3D)与深度学习技术的融合创新应用,并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不断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和市场布局,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在以创新驱动、市场导向的转型之路上,不断提升企业原始创新能力,投资建立了“计算机视觉应用测试中心(实验室)”。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I-Intvis视觉检测系统、工业虚拟数字人智能感知系统和农业畜禽身份认证AI模型三款产品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凭借前瞻性的技术研究和应用,也迅速成长为国内领先的视觉技术提供商。

“随着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深入推进,机器视觉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前景愈发广阔,公司将继续聚焦于机器视觉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积极探索该技术在农业、医疗领域的推广应用,加大研发力度的同时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以满足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更高需求,旨在连接人工智能从学术研究到产业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陈通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秉承“创新、卓越、服务”的企业精神,不断提升技术实力和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解决方案,为工业和农业的数字化转型贡献“中导”力量。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张吉鹏

责任编辑:崔现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