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因工业设计更美好。
7月11日至12日,全球轨道交通工业设计领域的国际盛会——2024轨道车辆工业设计国际研讨会在青岛举行。来自中国、澳大利亚、英国、美国、意大利、土耳其、泰国、韩国等30个国家和地区的450余名顶尖专家学者、设计师齐聚中车,共话轨道车辆工业设计创新。
本届研讨会在中国铁道学会、中国中车集团的指导下,由中车四方股份公司与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主办,携手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高速磁浮运载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中国铁道学会轨道交通装备分会等单位共同发起,规模达历届之最。
研讨会聚焦“创新、设计、突破”,围绕“面向生命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交通系统”主题,从数字化、智能化、人性化、绿色发展等方面,深入探讨轨道车辆工业设计的新趋势和发展新机遇。
工业设计是综合运用科技手段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的创新活动。它是工业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品牌价值、用户体验的关键手段,是赋能制造产业创新升级、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作为全球轨道交通工业设计领域的国际性学术盛会,轨道车辆工业设计国际研讨会旨在为全球学术界、工业界搭建国际交流共享的聚智平台,打造工业设计领域国际“朋友圈”,为全球轨道交通的创新发展贡献设计力量、注入新活力新动能。
此次大会期间,共举办35场主题报告。来国内外的30多位顶尖专家学者、设计大咖做主题报告,共同研讨全球轨道车辆工业设计的新潮流新趋势,碰撞新思想新理念,分享新设计、新作品、新方案,带来了一场顶级学术盛宴。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谭建荣作题为《机电产品正向设计与创新设计: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的主旨报告。谭建荣表示,工业设计是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一代产品、一代工艺、一代工装、一代设计。他深入剖析了当今机电产品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前沿、市场需求对设计的新要求,系统阐述了创新设计的十大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深入开展正向设计和创新设计,才能掌握一代核心技术,实现真正的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荣誉副会长兼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柳冠中以《设计的逻辑——诠释“中国方案”》为题,展开主题报告。柳冠中认为,工业设计的根本目的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即创造性地解决今天的问题和提出未来的愿景。设计行业应基于真正的中国传统“精神”与“可持续发展”的设计逻辑,走出一条“中国道路”,建立起解决问题的“中国方案”。设计要看到这个世界真正的需求,从而定义需求、引领需求、创造需求。“提倡使用、不鼓励占有”,工业设计要为社会创造出合理的、健康的、公平的、分享的绿色生存方式。
中国中车科学家、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高速磁浮运载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丁叁叁带来报告:《开启未来的梦幻之旅——高速磁浮列车工业设计》。中国高铁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国家新名片,树起了国际标杆。面向未来需求,高速磁浮以更高速度、运能强大、舒适准点、安全可靠、适应性好、维护便捷、绿色环保等技术特点,为下一代交通提供了多元化解决方案。通过自主创新,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牵头研制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已成功下线。高速磁浮填补了高铁和航空之间的速度空白,为助力我国交通技术持续领先领跑、建设“交通强国”提供了战略新引擎。丁叁叁从技术设计和工业设计两个维度,深入阐释了高速磁浮列车独特的工业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案。高速磁浮列车的工业设计,融合技术、人文、美学为一体,在打造高颜值外观的同时,蕴含高科技含量,实现了高速、平稳、降阻、降噪等技术突破,达到了科技与人文的有机融合。报告展示了“大国重器”高速磁浮列车的设计之美。
此次研讨会,还举办了重要的国际性赛事——“2024国际列车设计大赛”,在全球范围内征集新设计、新作品。共收到来自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企业、设计院所、自由设计师参赛设计作品208幅。
经过国内外专家初评、终评,最终,“2050 FUTURE IN MOTION”(瞬息未来2050)摘得2024国际列车设计大赛金奖,“Ferry Wind- Conceptual design of a semi-wrapped suspension rail with integrated transport platforms”(“渡风号”——半包式悬轨与综合交运站台概念设)、“Green City Train”和“Vortex”三项设计作品分获银奖,另有8件铜奖、20件新锐奖、10件AI创意奖、11项优秀组织奖。研讨会期间,大会举办了颁奖仪式。
“轨道车辆工业设计国际研讨会”发起于2014年,研讨会每两年在青岛举办一届,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学术研究成果丰硕,工业设计赋能轨道交通成果显著,在促进国际工业设计交流与合作,助力轨道交通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宋大伟 通讯员 邓旺强
责任编辑:崔现香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