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探索市场化解纷新路径 即墨法院打造“握手即和”调解品牌

“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纠纷,超出我们预期。”近日,一起租赁合同纠纷由驻青岛市即墨区人民法院的市中公证处调解服务中心专职调解员范青采用“市场化调解”机制顺利化解,当事人由衷送上好评。

该纠纷起因是某建材公司向某工程公司出租铝模板,该工程公司拖欠118万元余款未付,建材公司多次催要无果,遂诉至法院。“法院每天受理这么多纠纷,排到我们的案件开庭估计需要一段时间”“合同标的额大,诉讼费得不少”,着急要钱的建材公司负责人犯起了嘀咕。

经法院释明,双方当事人选择市场化调解解决纠纷。范青与当事人多次沟通协商、释法明理,仅用时5天便促成双方达成了分期还款协议,并通过即墨法院司法确认出具了民事裁定书,为当事人节省了7000多元诉讼费。

“省时高效、不伤和气、费用低,市场化调解有其独特优势。”即墨法院立案庭庭长王明光介绍,“比起诉讼,市场化调解更灵活、周期短,对调解成功的案件,市场化调解组织收取的调解费不超过诉讼费的50%,调解组织主持调解更有动力。调解期间有专门法官提供专业指导支持,调解协议经法院司法确认后具有强制执行力保证,大大提高了诉前调解的成功率。”

2023年,即墨法院员额法官人均结案513.5件,超出全省基层法院平均值193件。案多人少的矛盾突出,导致有的纠纷化解周期较长,无法满足群众高效便捷的诉讼服务需求。即墨法院坚持问题导向,以打造“握手即和”调解品牌为抓手,引入2家市场化调解组织常驻诉讼服务中心,开启了公益性“单一调处”向“公益+市场”联合破难迈进的新征程。制定实施《关于规范诉前调解工作的意见》《市场化调解合作协议》等规范文件,对市场化调解案件类型、诉调衔接机制、收费标准等重点方面予以规范。选派3名法官担任调解指导,对个案调解予以专业指导,定期组织调解员业务培训。市场化调解改变了先前调解以公益性为主,面对复杂纠纷专业性、主动性略显不足的现状,实现解纷需求和专业资源“双向奔赴”,为诉前纠纷快速高效化解探索了新路径。

今年4月市场化调解运行以来,2家调解组织的9名专职调解员成功调解纠纷152件,其中,72件即时履行,80件由法院出具司法确认书,平均调解周期8.13天,为当事人节省诉讼费39147元,市场化解纷初显成效。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刘瑞东  通讯员  邹媛媛  安睿

责任编辑:林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