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新增各级博士后平台48家 累计聚集博士后青年人才7986人

近年来,青岛市聚焦博士后“引、育、留、用、服”,构建多元化博士后创新创业机制。上半年,全市新增各级博士后平台48家,累计聚集博士后青年人才7986人,着力打造博士后青年人才集聚高地。

国家级平台激活新质生产力

近日,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公布了2023年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设站名单,其中青岛市成功申请认定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共有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作为新时代高新技术企业,他们积极搭建博士后人才培育平台,用“最强大脑”激活新质生产力。

“此次认定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公司在博士后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的又一突破。”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公司在站博士后有10人,在电子测试测量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微波毫米、光电、通信等多项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博士后人员完成科研成果70余项,包含4项国家级奖项、30余省部级奖项,产品远销海外30余个国家和地区,部分产品已应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工程中,为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目前,青岛市在本年度新设立各级博士后站(基地)48家,包含7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1家省市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全市累计设立博士后站(基地)共319家,其中企业设站(基地)占比68%。从产业分布可以看出,设站规模和结构与青岛经济发展高度契合,涵盖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绿色能源等24条产业链,这无疑是推动市场化产品和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青岛博士后事业的特色优势。

医疗新磁场广聚高层次人才

在本年度青岛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申请认定中,青岛市中医医院(市海慈医院)、青岛市口腔医院两所三级甲等医院,以高水平的医疗实力、研发能力、综合效力成为博士后基地的新成员,它们与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岛市中心医院共同构成青岛市医疗博士后站(基地)新梯队。

青岛市中医医院(市海慈医院)

青岛市中医医院(市海慈医院)工作人员介绍说:“医院将充分利用青岛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这一平台,继续聚焦中医药领域,尤其是在心血管病、中医呼吸、康复优势方向开展博士后研究项目,不断塑强科研人才队伍,加强科研核心能力建设,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据悉,在未来三年的博士后招收规划中,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岛市中心医院、青岛市中医医院(市海慈医院)、青岛市口腔医院四家博士后站(基地)共计划引进博士后青年人才60余人。

青岛市口腔医院

推动青岛建设人才聚集高地

近日,《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4》报告公布人才吸引力城市TOP100榜单,其中青岛排名第11位,稳居人才吸引力“北方第二城”。其中,博士后青年人才是青岛建设人才集聚高地的重要力量。

中国海洋大学生物与医药专业2024年应届博士毕业生乔晓妮决定在毕业后留在青岛百奥安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继续开展微生物抗菌肽方面的研究工作。

乔晓妮说:“选择留在青岛,不仅仅是因为海滨城市的宜居,更是因为青岛支持博士后创新创业强有力的政策。青岛百奥安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今年成功认定为青岛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微生物源抗菌肽从研发到工程化、产业化的平台。我是一名工程博士,希望借助企业平台,开发新型替抗产品,为食品安全、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乔晓妮在全自动发酵罐前做实验。

截至目前,青岛市已累计招引博士后7986人,比上年同期增长11.6%,在站博士后2950人,博士后出站留青率高达76%,人数位居全省第一。

这得益于青岛优良的博士后“生态环境”。青岛市注重顶层设计,不断加大博士后在青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出台《青岛市促进博士后聚青创新创业实施细则》,对进站(基地)博士后连续两年给予每月7000元生活资助,对承担科研项目的给予每人5万元至10万元项目资助,对出站(基地)后在青落户就业的按贡献情况给予25万元至40万元资助,对在青创业的连续三年每年按照其创办企业上年度地方综合贡献与本人在企业占股比例乘积的30%给予创业资助,形成了从单位到个人、从进站到出站、从工作到生活、从创新到创业的综合性博士后资助政策体系。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下一步,青岛将继续实施博士后招引集聚行动、博士后创新创业平台扩容行动、博士后创新创业项目成果转化行动、博士后青年人才培育行动、博士后服务提升行动等一系列举措,全方位促进博士后聚青创新创业,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人才支撑。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封满楼 通讯员 张瑶函

责任编辑:崔现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