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青岛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会议室,隔位就坐的员工正在答题。一场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理论知识考试正在进行中,这已是该公司举行的第三场考试。
自主评价理论知识考试现场
“我只是一名普通车间工人,通过企业自主评价,不仅拿到了职业等级证书,还享受到了2000元的技能提升补贴。”上次已经顺利通过考试并取得高级工证书的公司员工张杰说。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最大的亮点在于“自主”,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由企业自己评价、自己发技能等级证书。政府部门由过去直接鉴定发证的“裁判员”,转为技能人才培养的“监督员”。
“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让我们可以根据企业实际需求甄选技能人才、评定技能等级,弥补企业在技能人才等级上的断层,有助于提升人才评价的科学性、精准性,人才水平和公司活力都得以激发。”酷特智能供应链负责人李德兴说。
“谁用人、谁评价、谁发证、谁负责,由企业等用人单位作为评价主体,按规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需要什么人、怎么去培养、如何评价,完全由企业说了算。”即墨区人社局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杨为程介绍,“当然,监管还是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近年来,即墨区积极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根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或评价规范,结合生产经营特点,自主确定评价标准,运用理论知识考试、技能操作考核等多种方式,面向本单位员工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员工获得的职业技能证书,由企业自主认证后,纳入人社部门等级证书信息查询系统,市场认可、国家承认,含金量满满。同时,通过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获取相应职业等级证书,符合相应条件的员工可获得最高2000元的职业技能培训补贴。
虽然是企业自主评价,但政府也不是“放之任之”。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即墨区人社局积极宣讲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及其相应配套政策,持续加强事前指导、事中监管,对认定工作进行全程跟踪服务。目前,即墨区已累计备案90余家企业,通过企业自主评价,评选出高级工及以上技能人才700余名,大大提升了企业基础性高技能人才的储备,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技能人才支撑。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黄元晖
责任编辑: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