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人性美、故事美,美美与共!大型原创话剧《烟火人间》亮相青岛大剧院

带着满满烟火气,透着浓郁的青岛味儿。作为2022年度文旅部剧本扶持工程项目、2023年度山东省舞台艺术重点选题创作作品扶持计划资助剧目、2023年青岛市文艺精品扶持项目,青岛市话剧院创排的大型话剧《烟火人间》近日在青岛大剧院精彩亮相。

剧照

聚焦人性美:聚焦小人物展现“烟火气”

该剧由国家一级编剧廉海平担纲编剧,以青岛市话剧院为班底,特邀国家一级导演黄港任总导演,著名舞美设计师金卅担任舞美设计,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周正平担任灯光设计,还邀请了青年作曲家任安加盟助阵,带动本地院团团队成长。

话剧《烟火人间》以青岛一座百年历史的青岛里院为背景,围绕着上世纪改革开放推进中“向阳院”居民的生活展开,塑造了一群平民百姓的鲜活形象。“故事跨越近二十年的时光,讲述了青岛里院几户人家的生活变迁,凝聚着年代感、时代性和人民性。”编剧廉海平介绍说,剧中以普通居民的喜怒哀乐为生活原型,带领观众重温走过的岁月,透过小人物的日常,生动展现了人性的美,邻里的亲和城市曾有过的烟火气。

剧照

重温生活美:娓娓道来朴实温情

全剧以杨老十和胡文进这对欢喜冤家的情感延展为主要情节线,几户人家的生活“齐头并进”地展开——杨家勤劳守望,胡家廉政正直,刘老师执着等待,秦师傅孤身烟火,青岛大姨爱话家常……使用群像式展览结构,展现了一幅朴实温情的邻里生活图鉴。

剧照

“它包裹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生老病死喜怒哀乐,不仅记录了岁月的变迁,也承载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总导演黄港介绍说,剧中掺杂了大量琐碎日常的生活情景,并融入一些青岛方言,这部戏无论是在本地演出还是全国演出,每一位观众都能在舞台上找到自己或祖辈生活的痕迹。这种穿越时空和地域的共通性,凝结了所有主创的心血和努力。

剧照

布景意蕴美:360°旋转舞台穿越旧时光

伴随着清脆的铃声,院落里打开水的吆喝声、街坊们相遇的打招呼声、孩子们玩游戏的笑声,热热闹闹地拉开了话剧《烟火人间》的大幕,瞬间带领观众穿越回了老里院的旧时光。舞台上矗立的两层小楼,袅袅炊烟升起,几乎是完整复刻了一个八十年代的青岛里院。舞台布景既有写实的家庭式室内环境,又有户外院落的空间,兼具写实与意蕴的舞台空间形象,充满生活质感,清晰地传达了那段历史的年代感。两层楼,六个表演空间,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通过360度旋转舞台的方式将场景一气呵成,给人以真实的生活体验感。

剧照

该剧的主创团队力求真实还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生活故事。不论是斑驳的红瓦屋顶还是极具年代特色的公共水龙,都充满浓厚时代气息;剧中出现的道具如黑白电视机、DOS操作系统的386电脑、28大杠自行车,甚至是里院过道里摆放的煤炉子、水缸、搪瓷盆、大衣橱上贴的宣传画……都为道具组收集而来的“真品”;角色的服装在还原真实的基础上,还尽力展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先锋潮流。

剧照

——【特别关注】——

启程参加第八届全国话剧优秀展演

“最后的主题曲太让人深刻了,《烟火人间》剧如其名,用鲜活的故事、鲜明的人物、鲜亮的舞台,将一个青岛老里院特有的市井生活呈现了出来。小人物身上反映大的历史变化,接地气,很亲切。”观众李璇在看完话剧后激动地说。

作为一部描写当下群众生活的现实主义舞台作品,青岛的老里院不仅是最具特色的传统建筑,也是一代代“老青岛”人的成长记忆,承载着无数青岛人的成长轨迹和生活故事。青岛市话剧院院长傅维表示,在话剧《烟火人间》的舞台上,城市的面貌不断演变,百姓生活也随之变化,时代在不断向前,一切物质的、外在的东西都在不断变化之中;然而,人的情感却是永恒不变的,那份亲情、友情和爱情,是内在的、深处的真情实感。“《烟火人间》就是一幅展现老百姓日子的美妙画卷,在这部剧中,每个人都能找到身边人的影子。演出结束后,我们将听取观众和业界专家的意见,不断完善剧作,为5月16日纪念西南剧展80周年暨第八届全国话剧优秀展演做充分准备。”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姜姗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