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向航天英雄致敬 小记者参观爱国主义教育航天展

“站在长征二号F火箭的实物前,不仅可以感受到它的雄伟和壮观,更可以感受到中国航天人的勇气和决心。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书写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篇章,也为我们青少年树立了榜样。”4月27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金沙滩啤酒城内举办的“大国重器”社会课堂——爱国主义教育航天展上,研学导师详细为青版财经小记者介绍了中国人的飞天梦,以及目前我国航天事业的众多突破。小记者不仅学到了丰富的航天知识,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爱国主义的内涵。

研学导师亮相

据悉,本次航天展分为火星探秘、登陆月球、登天之梯、长征2F、永远的丰碑、筑梦之路、科学迷宫、星空影院、开启星辰、问梦天宫、九天揽月等部分。

小记者和家长们观看巨大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实物

小记者观看巨大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实物

展览中,巨大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实物最受瞩目。能看到起飞重量约为480吨、全长达到58.34米的真火箭,小记者高兴地蹦了起来,他们围绕火箭看了个仔细,并纷纷拍照留下这美好的瞬间。研学导师告诉小记者: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是在长征二号E火箭的基础上,按照发射载人飞船的要求,以提高可靠性、确保安全性为目标研制的,是我国唯一的载人运载火箭型号。该火箭首次发射是在1999年11月20日,至今仍然处于现役状态,并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可靠性,为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观看长征系列火箭模型

观看东方红一号卫星模型

观看东方红一号、参观返回舱、进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模型,室内展区更让小记者兴奋不已。在东方红一号模型前,研学导师自豪地介绍道:东方红一号听名字就很有中国特色,它是我们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那一刻,我们中国成为了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至今东方红一号卫星仍在空间轨道上运行。

在小记者的眼里,近似球体的72面体、直径约为1米的东方红一号,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球,也像是一个永恒的守护者,见证着我们中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

飞船的返回舱

带着宇航员英雄们飞天并安全归来的“太空专车”,它叫返回舱。神舟飞船的返回舱是航天员往返太空的贴心伴侣,也是航天员们的“驾驶室”。小记者根据研学导师的介绍展开了丰富的联想:航天员们坐在这个密闭的空间里,就像是在太空中驾驶一辆小汽车。这个“驾驶室”不仅舒适安全,而且功能齐全,座椅的设计也是非常考究的,能够减少冲击力,让航天员们在返回时坐得更加安稳。

观看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模型

进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模型内部

天和核心舱轴向总长 16.6 米,舱体最大外直径 4.2 米,是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也是航天员长期驻留的主要活动场所,具备长期自主飞行能力。它统一控制和管理空间站组合体,统一保障载人环境,支持交会对接、乘组长期驻留、航天员出舱等活动,还支持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小记者进入天和核心舱模型,被空间站的壮观和复杂性所震撼,同时对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感到激动和自豪。

观看宇航服

观看祝融号火星车模型

北斗二号卫星模型

观长征系列火箭模型

介绍航天育种

近距离观看“太空种子”


小记者还近距离观看了珍贵的宇航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祝融号火星车等模型,并了解了神奇的航空育种技术、航天质谱仪等航天技术在民生中的应用。

体验“太空健身房”

互动游戏“拦截陨石”

探索“星星的世界”

体验不同星球的重力

“VR太空”体验

观看关于天外来客和探索宇宙的科教片

小记者在太空健身房,了解在失重状态下宇航员是如何锻炼身体的;在拦截陨石互动游戏中,学习陨石的知识;在“VR太空”体验中,来了一场身临其境的太空之旅;在神奇的球幕影院,还观看了关于天外来客和探索宇宙的科教片……

这次参观无疑为小记者上了一堂生动而有意义的科普课,也为他们的成长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小记者不仅学到了丰富的航天知识,更对航天科学家和工作人员的努力和奉献表示敬佩。同时,在这次活动中,小记者也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激发了他们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动力。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盛军

责任编辑:崔现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