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蝉联全国创新百强区,城阳凭什么?

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近日,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赛迪创新百强区(2024)”报告,对全国(除直辖市、国家级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外)各市市辖区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估。山东共有4地入选,分别是:济南市历下区、青岛市城阳区、济南市历城区、烟台市芝罘区。

此次报告通过对城区创新环境、服务、主体、成效等城区创新要素进行系统评估,从创新生态、创新动力、创新主体、创新成果四个维度构建了城区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那么,城阳区究竟凭什么成为此次青岛唯一入选的区市?

“十个全市第一”的底气

记者注意到,在赛迪顾问发布的历年中国百强区榜单中,都有城阳区的身影。“2021科技创新百强区”“赛迪创新百强区(2022)”“赛迪创新百强区(2023)”榜单中,城阳区均上榜,在“赛迪创新百强区(2024)”榜单中,城阳区成为青岛市唯一入选城区。

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城阳区近年来围绕“四区一园”建设,加快建设创新创意引领区,把创新创意这个“关键变量”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近年来,城阳区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新路径,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链式思维构建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区。2023年,成功获评省级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综合性区域、省级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和省科技创新强县等9项省级荣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骨干企业数量取得“十个全市第一”。

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

在创新主体方面,城阳区健全“科小-高企育苗-高企-上市高企”梯次培育体系,推行创新平台奖励、高新技术奖励、科技立项奖励、研发投入奖励“四奖并举”,2023年,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2427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总数达2020家,A股上市企业高达15家,持续保持全市、全省领先。城阳区充分发挥人才协同创新赋能中心的资源和载体优势,打造“人才、教育、创新、产业”四大赋能体系,创新实施人才购房券、创业险、科创金等3项举措,发放购房券2300万元、设立首期人才科创金3000万元、提供人才创业险风险保障7.6亿余元。2023年,培育市级以上高层次科技人才19人。

在创新生态方面,城阳区启动城阳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暨人才工作站,建设中小企业科技成果库和中试熟化平台,推动引进新型研发机构与区内优势产业融合创新。在全市率先出台《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揭牌运营全省首个数据要素产业园,实现全省首单医疗数据交易,落户全国首个工商注册的数据资产登记评价中心,集聚数商企业62家,数据要素流通规模突破6000万元。2023年全区科技创新实现“四个跨越”:研发投入强度提升到3.84%、增幅全市最大;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60亿元、增长50%;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增加到55%、历年最高;4家企业获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立项、实现突破,为城阳弯道超车注入“新动能”。

在创新动力方面,城阳区聚焦“国字号”平台,提升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引领能力。推动科研机构与高校共建,与驻青高校共建国家特种食品技术创新中心、山东省聚合物新材料创新创业共同体,以科研赋能产业发展。推动平台建在产业上,鼓励链主企业设置重点实验室,支持中车四方创建高速磁浮运载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易邦生物打造动物基因工程疫苗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国家、省、市三级创新平台建设梯队。截至目前,累计培育市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近500家。

从创新成果看,城阳区深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制定出台《青岛市城阳区关于促进知识产权发展实施细则》《城阳区重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直通车制度》等落地文件,坚持在制定上端口前移、在宣讲上多方联动、在落实上靶向赋能,实现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服务全过程保障,推动知识产权工作量质齐升。2023年,全区商标申请量、注册量及有效注册商标量均居全市第一。

比学赶超加速跑的动能

此次报告显示:赛迪创新百强区(2024)的省(区)梯度差异依然明显,其中广东、江苏、浙江、四川为第一梯队,占总数的六成以上。广东省相较去年增加2个上榜城区,在全国居领先地位。此外,湖北、湖南、山东、福建、安徽居第二梯队,上榜城区总数24个,陕西、辽宁、河南、河北、云南、山西、黑龙江、海南、广西、甘肃为第三梯队,上榜城区总数14个。

作为第二梯队,山东上榜的济南市历下区、青岛市城阳区、济南市历城区、烟台市芝罘区中,历下区位居全国42名,城阳区位居74名,历城区居91名,芝罘区居97名。

在创新主体数量方面,城阳区优势明显:历下区力争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900家;城阳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020家;历城区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689家;芝罘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7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300家。

城阳区培育市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近500家

不过从研发投入、技术合同交易额以及科技信贷等数据看,历下区的创新生态更加完善:2023年,历下区为全区300余家科技企业提供“齐鲁科研贷”“高企贷”等信贷支持60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达35.6亿元,技术合同交易额首次突破百亿,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山东省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城阳区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人才企业的融资扶持力度,积极动员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科技金融政策申报,2023年已申报300余家次,拉动科技贷款金额20亿元。城阳区研发投入强度提升到3.84%,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60亿元,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增加到55%。

放眼全国,城阳区在百强榜单中排名在74位,较为靠后。

拿排名第一的深圳市南山区来说,其“四上”企业超1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5000家。其中深圳明确的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有14个重点布局在南山。拿低空经济来说,南山区的无人机产业,整机企业、零部件企业、配套服务企业齐全,覆盖飞控系统(芯片)、电池、电机等十大产业链环节,2022年无人机产业产值超550亿元,占全国50%以上。

又如排名第七的郑州市金水区,其地区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2000亿大关,达到2058亿元。该区各类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650家;年技术合同成交额113亿元,占全市18%。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1100家,占全省1/10左右。尽管从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看,城阳区占优势,但是企业规模和产值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攀登“123”科创阶梯的愿景

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是核心所在。面向未来,必须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全国多地正在加速绘就科技创新发展蓝图:

如广州市天河区将环五山创新策源区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全过程创新生态圈,重点实施包括支持创新联合体、深化揭榜挂帅机制、打造成果转化平台等六大举措;杭州市余杭区瞄准“世界级城市中轴线”,全力打造全球创新策源地和未来产业引领地,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南京市江宁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示范区,加快构建以“两大科技城+三大先行示范园区”为引领的高能级创新矩阵,支持毫米波等6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创新发展,着力提升重大创新策源能力……

科技创新,时不我待。下一步,城阳区将立足“四区一园”建设,搭建“123”科创阶梯,持续做优科技创新“主力军”、做大科技创新“驱动力”、做好科技创新“强载体”、做实科技创新“硬担当”。

“1”是构建一个创新体系。前瞻性谋划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以重点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和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为发力点,汇聚各高校院所在科技研发、重点学科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加快培育以重大创新平台、高校院所、科技领军企业为依托的战略科技力量,组建一支市场化的职业经理人队伍,提升跨领域、跨学科协同攻关能力,打造活力开放、协同共享的资源配置模式,构建高效协同的科技创新体系。

“2”是聚焦两大主体驱动。一是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构建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培育和服务体系,持续深化“高企育苗—高企认定—高企上市培育”发展梯队,着力推动科技型企业扩量提质。搭建部门、街道、楼宇、园区、服务机构“五位一体”企业培育挖掘工作机制,形成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服务全覆盖,力争实现高企总量突破2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2500家。二是挖掘国家、省、市级重大科技人才项目,鼓励辖区企业积极申报,挖掘高层次科技人才。充分利用海外人才政策,瞄准重点产业链和专业园区,精准开展招才引智,促进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全年引育市级以上高层次科技人才10人以上。

“3”是营造三大科创生态。营造成果转移转化新生态,充分释放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创新活力,有效嫁接院校与企业的资源集聚,技术融合,面向产业链提升科技服务体系,面向创新资源整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产出一批高端技术成果,推动高精尖科技成果“迭代升级”。营造关键技术攻关新生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精准服务优势产业强链补链,紧紧抓住轨道交通、半导体和储能“三驾马车”,支持“链主”企业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开展科技攻关示范,力争全年获得市级及以上各类科技项目立项30项以上。完善“揭榜挂帅”机制,对于市场化程度高、竞争激烈的重大科技项目推行“揭榜挂帅”,变专家“相马”为市场“赛马”。营造科技创新平台新生态。围绕重点产业打造一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布局由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构成的“金字塔”型科创平台体系,使更多创新要素实现“从0到1”转变。鼓励企业积极申报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通过优质创新资源承载机构,最大限度地攻关技术、最具效率地扩散创新,新增市级以上科创平台20家以上。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封满楼

责任编辑:林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