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青岛轨道交通全网开通数字人民币硬钱包无网无电支付。市民使用数字人民币手机SIM卡硬钱包、手机PAY硬钱包和IC卡式硬钱包即可闪付过闸,甚至手机无网、无电时也可以顺利进出站,实现了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全介质、无障碍”在轨道交通场景的应用,充分满足公众对支付工具便捷、安全的使用需求。
数字人民币“硬钱包”手机无网无电也能过闸
数字人民币是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除了在数字人民币APP开通软钱包使用数字人民币之外,中外用户还可通过智能手机、网点柜面或兑换机等方式办理不同形态的数字人民币硬钱包。使用数字人民币硬钱包流程更简化,支付更便捷,为包括境外来华人员、老年人、残障人士等在内的广大用户提供了丰富的支付选择和便利的支付体验,凸显了数字人民币的人民性、普惠性,在提升支付服务便利化方面可以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据悉,此次全网上线的项目是全国首个“延迟扣费”模式数字人民币无网无电支付应用,硬钱包余额不足亦可先行快速过闸,符合交通运输部行业标准和人民银行金融安全技术规范,对于全国轨道交通领域落地数字人民币支付极具示范意义。
据了解,数字人民币无网无电支付在青岛轨道交通全网上线,兼容了中国银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手机SIM卡硬钱包、手机PAY硬钱包,并即将升级IC卡式硬钱包,通过将硬钱包与数字人民币软钱包绑定,再通过中国银行提供的延迟扣费接口,增加了在轨道交通场景中无网无电状态下乘车、延迟联机支付扣费的创新功能,具有安全、普惠、便捷等特点,与数字人民币钱包相结合,可以广泛应用于公共交通、园区、商超等小额高频支付场景。
“把数字人民币硬钱包‘青岛圆芯’像使用普通气囊支架一样贴在手机后边,乘坐地铁时‘碰一碰’闸机上的识别区域便可实现‘开闸放行’。”据介绍,邮储银行青岛分行与数金公服公司联合研发的全国首个气囊支架数字人民币硬钱包“青岛圆芯”,充分发挥了硬钱包产品的安全性和便携性优势,进一步丰富了广大用户选择数字人民币支付方式的多样化,是数字人民币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典型实践。
作为深耕数字金融和绿色低碳的数字金融科技企业,数金公服公司深度参与了数字人民币在轨道交通场景的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生态建设相关工作,积淀了丰富的实操经验和技术优势。”’延迟扣费’模式实现了通过数字人民币多种形态介质的硬钱包直接进出地铁闸机,即先开闸出站,再根据进站信息核算里程和票价延迟完成扣费。”据数金公服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与各运营机构联合探索拓展“IP+IT+IC”的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创新模式和场景应用,助力地方金融经济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助力多行业双离线应用开辟广阔空间
轨道交通数字人民币硬钱包无网无电支付的全网上线是数字人民币无网无电技术应用的重要里程碑,为数字人民币在零售、文旅、交通、医疗、教育等行业的双离线应用开辟了广阔空间,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于完善支付手段、改善支付服务,深化支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践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都具有积极意义。
据悉,2018年初以来,中国银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人民银行的支持下组成中电联联合项目组,参与数字人民币研发与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和运营商优势,将数字人民币金融基础设施与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结合,在硬钱包研发试点方面保持创新领先,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为客户提供了普惠、便民、安全的场景服务。中国银行作为“双奥银行”,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提供了数字人民币软钱包、硬钱包兑换、充值、赎回等全流程服务,实现了冬奥闭环场景内全产品、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应用服务,先后结合服贸会、进博会等主题发行了数字人民币异形硬钱包,以及虎年、兔年、龙年生肖主题硬钱包,在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创新应用及推广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邮储银行自2020年5月获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正式参与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持续推进场景创新引领、客户增量提质、产品敏捷迭代、业务协同发展、智能风控护航等重点工作。场景覆盖邮政特色、交通出行、政务民生、休闲娱乐、大零售、互联网、乡村振兴、新市民、信贷等多个领域。
2023年3月,邮储银行青岛分行联合数金公服公司推出山东省首个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预付消费平台“智金卫士”,落地健身行业全国首个结合智能合约的数字人民币预付费产品,标志着邮储银行数字人民币应用在智能合约领域取得新突破。
数金公共服务有限公司以数字金融为主线,以智能合约和区块链两大平台为技术底座,形成了较强的产品创新运营和技术研发能力,先后上线了全国首个以数字人民币结算的碳普惠平台“青碳行”,并在上海实现异地展业落地了“沪碳行”,研发上线了基于数字人民币综合服务平台“钥钱吧”、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预付资金监管平台“智金卫士”、数字人民币促活营销平台“聚数惠”,建设运维了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展示体验中心,承担数字人民币(青岛)创新实验室运营。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刘栩
责任编辑:崔现香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