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中国城市如何增强经济活力?普华永道: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宜商环境

2024年3月20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普华永道联合发布《机遇之城2024》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当前中国城市正积极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发掘新的经济增长潜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新质生产力,是当前中国城市的使命所在。

自2014年以来,报告已经连续发布11期。11年来,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3年底的53.73%增长到2023年底的66.16%,城镇化建设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向未来,中国城市亟需进一步增强经济活力,谋求新发展机遇。

如何定义经济活力?普华永道中国交易咨询合伙人金军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衡量一座城市的经济活力不仅要看GDP增长等绝对指标,还要关注其他维度,包括产业发展,比如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还有营商环境,比如一座城市是否鼓励创新创业,以及它对外开放的程度。近一年来,恢复城市的经济活力一直是一个重要命题,未来城市的经济增长肯定来自于新兴产业,城市不仅要发展新质生产力,还要塑造宜商环境。”

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不断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对此,普华永道中国市场主管合伙人梁伟坚作了进一步解释:“前两月我们在达沃斯论坛发布了全球CEO调研,向全球企业领导们提问,现有(发展路径)能否让公司生存十年(以上)。全球的企业家有45%认为不能,中国企业家的数值则高达75%。这其实与中国提出的‘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谋而合,下一步的经济发展不能再沿用传统的业务增长模式,科技创新是更重要的。”

关于宜商环境,报告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指出“以长期主义营商环境建设机遇之城”。长期主义营商环境是相对稳定的营商环境,市场主体营商活动所需考虑的体制条件、法治环境、规制框架和政策措施相对稳定、可预期,而非变动不居、不可预期。同时,这并非意味着营商环境一成不变,而是朝着商业活动友好的方向渐变,根据技术进步和创新需要对营商环境逐步加以调整。

报告中还提到,构建长期主义营商环境,一要依法行政,切实地让市场主体吃到定心丸;二要提高政策针对性;三要改善政府与市场主体的沟通;四要借鉴先进经验;五要构建科学的测度体系。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方晋曾指出:“城市是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空间支撑。”未来,发展强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拓展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模式,都将为中国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发展动能并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记者  于怡朗  实习生 卞昱媛)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林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