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青岛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模式改革过渡期保险服务工作,强化农业保险合规经营意识,提升合规管理水平,推动青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3月1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召开农业保险合规培训会。
会议围绕农业生产风险、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开展现场培训,分析当前形势,指出问题不足,紧紧围绕强监管严监管部署,对下步农业保险合规发展提出明确要求。青岛市财政局、市保险行业协会、10家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机构等参加会议。
6家保险公司独立开展承保理赔服务
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政策工具和手段,农业保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安全、服务“三农”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2024年1月,青岛市政策性农业保险遴选改革正式落地。改革打破了原有的联合体承保模式,引入适度竞争机制,优化承保机构布局,确定了6家保险公司对青岛市级及以上政策性农业保险独立开展承保理赔服务,10家保险公司获得区(市)地方特色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资格,对保险公司的内控管理和服务质效提出更高要求。
针对上述情况,会议邀请了农业生产专家重点围绕小麦、玉米的主要逆境及防灾减灾技术进行了授课,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对农业保险市场准入、条款费率管理、承保理赔管理等进行合规培训,对青岛农业保险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要求承保公司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对农业保险工作的决策部署,将不发生重大风险事件、守住合规底线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落地险种过百 受益农户户次超四十万
本次农业保险合规培训会上提出,农业保险合规发展要稳妥完成改革过渡期间的承保理赔工作,做到应保尽保、愿保尽保,确保农业保险服务不断档。要依法合规经营,时刻绷紧合规之弦,切勿触碰合规底线,保持农险稳健可持续发展。要夯实农业保险基础,加强“三农”服务网络建设,注重风险减量和科技赋能,完善“保防救赔”一体化服务体系,提升农险承保理赔服务质效。要守牢风险底线,做好管理风险、道德风险、声誉风险等防范处置,加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切实保护好参保农户的合法权益,全力维护辖区农业保险安全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指导青岛保险业重创新、谋惠农、促发展,大力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取得显著成效,有力服务“三农”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2023年,青岛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保障额度、受益农户户次均居全国计划单列市首位,落地险种首次过百,达到106个,同比增加25个,已形成农产品成本保险、价格保险、收入保险、指数保险、“保险+期货”融合发展的保险体系。消费者获得感显著提升,全年为108.39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131亿元,同比增长26.98%,赔付支出4.48亿元,同比增长46.7%,受益农户户次达41.42万。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于倢
责任编辑:李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