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城市制造呼唤更多想象

春节假期一过,全国各地纷纷开始“拼开局”。

2月20日,青岛龙年“新春第一会”——青岛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隆重召开。大会发布了全市加快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体系及《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宣读了现代服务业41家“链主”企业名单。

两天之后,青岛市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和青岛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于同日召开,至此,青岛市三次产业工作部署大会全部召开,释放出龙年高质量发展的最强信号。

将服务业高质量大会作为三次产业中的首场会议,足可见青岛对于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之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

青岛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青岛调查队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青岛市生产总值15760.34亿元。其中,全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63.4%,比2022年再提升1.4个百分点。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1—11月份,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6.3%、10.4%和7.9%。

在青岛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的进程中,现代服务业有着赋能能力强、经济体量大、发展空间广的特点,其关键性不言自明。

尤其是专业化、高端化的生产性服务业,具体涵盖研发、工业设计、物流、金融、检验检测等方面,能够放大“制造+服务”的耦合效应,助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加速实现新型工业化。

▲酷特智能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工厂

放眼那些具有先发优势的区域,大都经历了类似的制造业产业升级路径——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资本密集型产业再到技术和信息密集型产业。其背后的逻辑在于,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居民对于一般制造业产品的需求趋于饱和,区域要想谋求进一步发展,必须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的更高处转型。

高端制造业有着远高于一般制造业的产品附加值。一个例子常被用来说明问题:一部手机有一千多个零部件,这些硬件形成的附加值占产品价值比例约45%,其余55%是操作系统、各种应用软件、各种芯片的设计专利等,也就是各种服务。这些服务看不见摸不着,但代表这个手机55%的价值所在。

由此可见,镶嵌于“新制造”产业链条上的“新服务”,已成为塑造先进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青岛海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入选青岛首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企业名单

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近日在第二十五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的演讲中谈道:培育新质生产力,实际上就是要使中国服务业的50%是生产性服务业,整个GDP板块中生产性服务业要力争达到30%,使我们的高端制造中服务价值能达到终端制造产品总体附加值的50%左右。

青岛是国家首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试点城市,近年来,“青岛制造”和“青岛服务”相互交融,不断拓展着彼此的发展空间。2022年,青岛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近5500亿元,占服务业比重达60%,居全国城市前列;2023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5996.1亿元,同比增长7.7%;今年的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则提出“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400亿元以上”的目标。

制造业是青岛的立市之本。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青岛凭借制造业的繁荣发展,城市发展大步向前迈进,“品牌之都”享誉全球。当下,面临推进新型工业化这道所有城市共同的必答题,青岛以更大力度推进服务业提质增效,为城市制造业向“新”而行创造了更多想象空间。

商周刊/首页新闻记者 张雅乔

责任编辑:崔现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