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市发布2022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

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2023年9月,青岛市审计局公告了青岛市2022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情况,公布了审计查出问题清单。日前,青岛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关于青岛市2022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审计整改报告》)。

为推动这些问题整改,根据加强协作联动、深化贯通协同、切实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的相关要求,我市召开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专题会议,部署整改任务,压紧压实整改责任,严明整改标准和时限要求,确保整改抓实、抓细、抓出成效。截至2023年10月底,问题清单中要求立行立改的150个问题,有149个整改到位;要求分阶段整改和持续整改的71个问题,有31个已整改到位,其余问题均已制定整改计划或具体措施,正在有序推进。

审计整改总体格局初步形成

市委审计办、市审计局将问题清单中的79项221个具体问题,全部纳入整改范围,向9个区市、42个部门单位印发整改通知,明确落实整改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推进全面整改。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室会同市审计局对10个部门单位开展审计整改跟踪监督。市审计局对17家市属企业资本运营绩效情况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开展专项审计,推进专项整改。市委审计办将审计项目整改情况直报市委审计委员会,直通直达、顶格推进;协同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动态开展审计整改“回头看”,对整改难度大、涉及问题复杂的事项进行重点督办,建立督审联动工作机制,联动共促、对账销号。完善整改督办检查、深化审计整改等制度,形成以审计监督为起点、以案件查办为切入点、以主体责任落实为落脚点的工作机制,全市上下推进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三位一体”的审计整改总体格局初步形成。

推动政策措施制定更加精准

聚焦发现普遍性、行业性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推动行业主管部门深挖机制性缺陷和制度性漏洞,提升行业系统治理能力,推动惠民惠企等政策落地落实,更好发挥政策带动作用。一是助推惠民政策落地。如,推动文旅部门研究制定我市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促进文旅行业奖补政策落地,助推文旅消费全面升级;推动有关部门优化办理流程,发放政策明白纸,举办政策宣讲会,推动政策落实,新增发放新就业无房职工补贴114人30多万元,让更多符合补贴政策条件人员享受优惠。二是助力惠企政策落实。如,推动相关部门研究出台我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减少企业申报环节和申报材料,提升监管审核效能,助力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有关部门单位采取优选担保机构、完善部门协作等措施,落地我市首笔“政银担”汇率避险增信服务业务。三是推动行业政策更加精准。如,推动财政部门制定3项财政资金管理方面的制度,进一步规范非财政拨款收入预算统筹管理,指导推进绩效评价结果运用,规范存量资金核算方式;推动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与财政部门联合印发我市耕地保护激励办法,指导区市按规定使用耕地保护激励资金,督促区市制定可行性绩效目标。

推动单位内控管理更加规范

聚焦部门预算执行和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等情况,促进单位内控管理规范合规,减少自由裁量权的空间和余地,规范权力运行。一是推动预算执行管理更加规范。如,推动部门制定合同管理办法、签订合同变更协议,完成绩效目标或合同任务,提升资金管理水平;促进部门规范会议费、接待费等结算审批,清理多余加油卡,加强公务支出和公务用车管理。二是推动市属国企加强内部控制。如,督促市属企业采取调整账目等方式,对多计少计的收入、利润予以纠正,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督促企业加强制度培训、完善资产处置流程、盘活闲置资产,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促进企业制定费率管理办法、对外投资管理等制度,加强国企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三是推动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监管更加高效。如,督促相关区(市)对涉挥发物有机物企业开展核实,摸清企业排放情况、产污环节和污染物排放种类,建立完善涉挥发物有机物企业台账;督促个别地质灾害隐患点完成治理,按计划完成年度治理任务;督促相关区(市)责令施工单位按照扬尘管控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路面硬化、物料覆盖和定时洒水。

推动财政资金使用更加高效

聚焦先进制造业、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供热低碳等领域的财政扶持资金,从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绩效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资金使用更加高效,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一是统筹盘活存量资金。如,推动部门和所属单位将6900多万元结余资金上缴财政,进一步规范预算收支管理;督促相关区(市)将未使用的乡村振兴市级奖补资金990多万元收回并上缴财政;收回不符合拨付条件的外经贸发展资金1000万元统筹用于2023年项目;推动超过9亿元供热配套费上缴财政。二是加快财政资金拨付使用。如,推动相关区市拨付上级财政2022年补助我市的服务业发展等4项资金3440多万元;推动超过4亿元供热配套费拨付供热企业;推动基金管理机构新增投资4700万元。三是推动相关单位清收违规拨付的财政资金。如,相关区(市)收回违规发放补助资金600多万元;相关部门对不符合条件的奖补资金近百万元予以收回。

护航重大项目建设更有力度

聚焦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攻坚项目、黄水东调承接工程、新机场高速连接线等重大项目建设情况,提出加强重大项目管理等方面改进建议,护航重大项目建设。一是促进重大项目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如,推动项目完善建议书资金平衡方案,取得历史建筑及文物建筑修缮审批意见;推动项目补办设计变更审批手续、进行转资或办理竣工财务决算;推动已建成但处于闲置状态的项目重新启用。二是推动项目加快实施。如,推动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战略规划加快出台;推动地铁沿线开发项目采取调整计划、协调推进等方式加快实施;督促项目单位组织前期调研策划,加快办理工程前期手续,推进项目开工建设;推动拆除影响项目施工的遗留民房,加快管道和路床回填施工。三是督促项目单位加强工程造价控制。严格审核工程结算,调整工程结算价款6.15亿元。四是推动加强项目征迁管理。督促项目单位收回多计征迁补偿费280多万元、相关企业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等190多万元。

截至目前,问题清单中的大多数问题已整改到位。对尚未整改到位的一些问题,各区市、各部门单位已制定整改措施。市审计局将会同有关主管部门进一步健全完善整改协调机制,持续跟踪督办,确保应改尽改。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菁

责任编辑:李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