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腊八就是年”。在山东,年味越来越浓——“家家挂红灯,户户贴春联,村村有好戏”。
1月18日,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在16市同步启动,将一直持续到3月11日。这是一场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城乡互动、群众参与的大型春节文化盛宴。山东借此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朋友发出诚挚邀约,来山东打卡乡村旅游,近距离感受齐风鲁韵、好客山东。
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青岛启动仪式举行 王雷 摄
在社交平台,#国潮disco的风还是吹到了青岛##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山东乡村也太会过年了#等话题也开始走热,网友们积极参与互动,感受浓浓的年味。
有人说,“年味”不仅是物质的丰盛,更应该是文化的丰盈,是对仪式感的精神追寻。到乡村“寻年味”,正悄然成为春节旅游新时尚。
“回村过大年”,这是“好客山东”最朴素的表达。这个春节,不妨到山东乡村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不一样的年味。
一
“春节”这一传统节日,与乡村、农耕有着天然的连接。春节的各种习俗,在乡村中得到了更好的保留和传承,更具仪式感和年味。
“回村过大年”,一定会与浓郁的乡村文化撞个满怀。
买年货,有一种“逛街”叫赶年集。
最近,倪萍和朱迅在青岛赶集,吸引众多网友关注,年集也“火出圈”。
“要说年味浓,还得到乡间。看着姑娘媳妇们挑选窗花,迎头差点撞上一位扛着猪头的兴冲冲的大汉,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在作家冯骥才眼中,腊月的乡村集市充满着年味。
青岛泊里大集距今有300多年历史
抚慰“乡关何处”的乡愁情怀。
家是游子最温馨的港湾和最放不下的牵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乡村,在城市中生活工作,难免会出现“乡关何处”的乡愁,而年轻一代对乡村文化缺乏了解和感知,亟需补上这堂“文化课”。
“有一种乡愁,叫回家过年;有一种幸福,叫过年在家”。“回村过大年”让我们远离大城市的喧嚣,让乡愁有“乡”可寻,也是在努力传承与弘扬传统节日、传统文化,只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才能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即墨柳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过年”+“全年”。“回村过大年”不仅热在过年,更要“火全年”。一方面,通过举办黄河大集春、夏、秋、冬四季“四集”,村篮、村足、村乒乓、村象棋、村门球“五赛”,“一村一年一场戏”“村歌嘹亮”等活动,从打造活动到打造品牌。另一方面,真诚待客永远是最硬的招牌。热情、真诚地对待每一位来村的客人,展现新时代山东乡村新气象,让每一位来村游客玩得顺心、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把流量变“留量”。
今年“春节档”,“好戏”在村里。欢迎四海宾客到山东“回村过大年”。(作者:高云 隋赞 新宇)
来源:青岛宣传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