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融资渠道畅通,对于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然而,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一直是困扰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难题。青岛市运输中心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情于民,精确“把脉”、精心“开方”、精准“抓药”,以“政企合心”“政银合力”推动“银企合作”,打通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最后一公里”。
企业融资洽谈会现场
深入企业,“政企合心”精确“把脉”
前期,青岛市运输中心相关负责人在走访中小微港航企业时,企业管理人员表示在经济下行形势下,企业发展要想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诗和远方”,离不开政府部门助力、融资渠道活力和同道中人合力,企业发展当前急需融资,但一直找不到与中小企业发展相匹配的融资产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所致。市运输中心相关负责人立即将企业提出的“政府助力”“融资渠道”“同道合力”三个“关键词”,加入了走访调研“备忘录”,将为企业提供融资渠道,串起‘政银企’协同链条列为工作重点。
持续创新,“政银合力”精心“开方”
青岛市运输中心第一时间组织召开服务中小微港航、货运行业融资洽谈会,邀请了中信银行参加会议,为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问题“探路”。中信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中信银行开拓了众多融资产品,特别是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创新开发了信用融资这种与中小企业的相匹配的融资产品,并且有了成功应用场景。这种授信融资模式,不需要企业实物抵押,不需要政府提供担保,不需要到网点申报,只需企业通过远程线上提供资料数据,最快半小时即可完成申报。
深入企业走访调研(资料图)
牵线搭桥,“银企合作”精准“抓药”
在充分调研基础上,了解企业所需,为银企双方搭“连心桥”,促成银企双方“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一对一解答,架起中小企业融资“快车道”,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助力中小微企业翻越“融资的高山”,让“金融活水”助力企业发展。
青岛市运输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纪海蕾说:“中信银行创新推出的信用融资,是一场‘及时雨’,能够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问题,助推企业发展实现逆境突围,让中小企业以融资促发展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急市场主体之所急,解市场主体之所忧,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发力点。下一步,市运输中心将继续为运输企业开展上门服务,在走访调研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形成有事必应、协同联动、环环相扣、事要解决的工作格局,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宋大伟 通讯员 邵男 李鹏
责任编辑:崔现香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