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坚持民意引领 提升警务效能 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有关情况。今年以来,青岛全市公安机关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扎实开展“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出台护航高质量发展32条措施,建设运行“民意110”,不断提升执法服务质效。
新闻发布会现场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他们聚焦法治保障,助力企业发展。围绕610个省市级重点项目、47家链主企业、1.3万家规上企业,建立警企联系服务机制,常态开展“问需、问策、问难”“三问”活动,走访项目企业3.05万家次,协调解决问题3480件。与13家知名企业建立警企联合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机制,规范涉企案件审核制度,助力提升企业发展动能。
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市落户政策,吸引人才人口集聚,促进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建立市级移民事务服务中心,办理外籍人才永居证件数量同比提升105%,助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居民身份证制发由20个工作日提速至10个工作日以内,出国境证件制发由15日提速至5个工作日,4478家旅馆实现国内旅客来青“无证入住”,让群众办事更便捷、更舒心。
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公安执法服务工作的根本标准,树牢“坚持民意引领,提升警务效能”工作理念,建设青岛公安“民意110”,7月28日上线运行以来,共发送访评短信133.3万条,接听拨打“968110”电话6.3万个,妥善处置群众不满意事项9300余件。
做好民生小事,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共查处“炸街车”6700余辆,群众投诉下降40%;查处流浪犬、禁养犬3100余只,处置犬只扰民案件900余起;深化噪音扰民专项治理,走访重点区域610余次,打造微信服务宣传矩阵1100余个,全市噪音扰民警情环比下降43%。
下一步,全市公安机关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警民联系渠道,攻坚破解民生难点热点问题,不断推出更多惠民利企举措,全心全意为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努力工作。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原嫣若
责任编辑:李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