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透露出古人对夜生活的无限向往,现如今,夜经济已然发展成为城市活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报告(2021-2022)》显示,青岛跻身中国城市夜经济十强前三,青岛的夜经济不但点燃了沉睡已久的烟火气,也为新一轮经济活力释放孕育了新的消费点。但从目前来看,青岛夜经济的发展仍然存在季节性强、时频短低、消费主体受限、内容形式单一等短板。如何针对性破题,本文着重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培养地方特色的夜生活文化,助力城市品牌营销。培育夜经济时,需要注重青岛实际资源,打造具有特色的夜游路线。一方面,推出网红景点“夜游地图”,给出夜游路线建议,游客通过盖章打卡“夜游地图”,促进消费。另一方面,应以活化城市文化为出发点,发展重视培育自己的特色品牌。在夜经济中重视旅游产业的加倍效应,借助城市亮化工程及数字媒体技术等,丰富夜游项目;依托历史城区、沿海栈道等,打造形成“夜间景观+餐饮娱乐+休闲观光”的新型城市经营模式;凭借青岛啤酒品牌优势,推出含多种款式的“青啤混搭礼盒”,游客可凭借打卡“夜游地图”进行购买。同时,充分挖掘青岛独特的文化内涵,形成独具风格的酒文化、灯文化、海滨文化等,塑造地方独特的夜生活文化品质(如激情、创造、浪漫等)。
二是高起点规划建设夜经济集聚区与特色商圈,丰富夜经济业态。当前社会工作节奏加快,“996”人群日益增长,工作压力只能通过夜间释放,所以应当大力开发“深夜经济区”消费项目。一方面,形成夜经济集群。在商业中心、老城区或历史街区等区域丰富夜生活的主题和品类。配备夜间设施完备,引入livehouse、轰趴馆、小型剧院、夜间舞台剧、脱口秀等这几年新兴的夜娱项目。另一方面,延长相关产业营业时间。可向公众开放夜间展览,每周五及周末延长开放时间,博物馆、美术馆等场馆在每月固定时间推出不同类型的晚间活动,如展览、亲子讲座、画作赏析等。同时,积极促进夜间产品多元化。在湖滨、海滨、公园开发水秀、主题光影秀、声光电大型演出等夜游项目,丰富文体、竞技、表演、康养之类的产品。
三是利用平台优势,助推“夜经济”新活力。政府从自身出发,应与时俱进,采用自媒体共享、直播带货等各种推广和营销方式,力求打造出精准、互动、场景化的多渠道模式。一方面,通过打造夜间服务互联网平台及时向顾客提供有效的多样化夜间服务和产品资讯。政府可借助互联网创建完善全面的智慧型网络信息系统,利用美团等广为人知的消费平台推介信息,打造夜经济专项消费推广页面,确定目标受众,针对消费者的评价及时调整,进一步促进服务质量和商品质量稳步提高。另一方面,围绕夜间系列活动加强宣传力度。可借助互联网加大当地重点夜间消费区域和零售网店的推介力度,通过引导和鼓励相关行业开展网红探店、诚信评选,依托短视频、公众号、娱乐综艺、等媒体平台进行商体、文旅多方面的综合宣传,有序推动夜间行业的良性发展。同时,发挥电商平台独一无二的优势,鼓励商家将线上和线下有机结合起来,经营者可在经营同时利用线上小程序进行云摆摊,促进消费。
四是提供政策支持,创新“夜”活力表现形式。政府可以适当出台扶持夜经济发展政策。一方面,降低相关商户准入门槛,简化审批程序,允许摊贩在街区摆摊,出台税费减免政策。鼓励待业人群自主创业,从事夜市经营活动,对他们加强在小吃制作和民间手工艺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从政策上给予扶持。另一方面,地方部门可以适当的调整公交、地铁、出租车等运营时间,开通深夜专线运行的公交、地铁。同时,从注重内容向注重体验转变,通过灯光、置景、多媒体等各种渲染手法,依托自然文化景观,辅以AR/VR技术,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创造一个多维的沉浸式环境。
作者:中共平度市委党校 刘安琪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