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长赐”轮在苏伊士运河搁浅,堵塞航道长达6天,造成损失估计在300亿-650亿美元之间,成功脱浅之后,这艘船又在埃及扣留了三个月之久,直到2021年7月获释,得以前往欧洲卸货,至今,“长赐”轮事件的诉讼索赔仍在持续……这是港航企业遭遇的一例真实纠纷案例。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港航企业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支撑,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由于行业特殊性和复杂性,港航企业在业务开展中常常面临各种法律风险和纠纷。
对此,为帮助港航企业规避风险,贯彻落实青岛市委市政府“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青岛市运输事业发展中心联合青岛市贸促会、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青岛仲裁中心,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市北区政府共同开展“港航灯塔,贸法护航”航运沙龙活动,精准推送惠企政策,在港航领域持续打造优化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航运沙龙活动现场
定期推出个性化培训
记者了解到,自2023年9月以来,“港航灯塔,贸法护航”航运沙龙活动已经开展了3期。
青岛市运输事业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定期举办“港航灯塔,贸法护航”航运沙龙,通过邀请知名专家学者,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地解读和分析,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法律指导服务,进而帮助港航企业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法律风险案例,提高企业风险防控能力,在港航领域持续打造优化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11月29日举办的新一期“港航灯塔,贸法护航”航运沙龙活动,近30家小微企业参加活动。会上,特邀泰华商恒(青岛)联营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晓倩律师围绕海上运输合同纠纷典型案例的证据准备及审判规则进行解读,聚焦无单放货、货损、货差、集装箱超期使用费等四类典型案由,通过案例分析,帮助货主、船公司及货代企业对上述四类频发的纠纷进行有效的风险防范,为企业提供实用的法律指导。
青岛市运输事业发展中心港航处负责人表示,多方联合举办“港航灯塔,贸法护航”航运沙龙,旨在服务港航中小微港航企业发展,营造便利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该负责人说:“这是一场关于法律与实践的对话,一场关于风险与防控的交流,更是一场关于创新与发展的探索。”
助力小微港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在张晓倩律师讲解完后的互动环节上,许多企业纷纷根据自己的企业特点和需求,提出了问题。张晓倩律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现场提出解决方案,都一一作了详细的解答。
航运沙龙活动现场
参加此次培训的小微港航企业纷纷表示,“港航灯塔,贸法护航”专项港航营商环境提升活动,邀请了业内知名律师,为企业“把脉开方”,我们企业所关心的问题得到了及时回应,给予了小微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底气。
未来,市运输中心将在青岛市交通运输局指导下,联合各单位持续打造“港航灯塔,贸法护航”营商环境品牌,充分发挥航运沙龙作为港航企业与地方政府交流信息的重要平台作用,深入了解小微企业发展困难,结合企业特点采取“一企一策”精准服务,助力青岛小微港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宋大伟 通讯员 邵男 崔宁
责任编辑:李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