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青岛新河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基地(简称:新河化工基地),一进入基地,记者便被其宏大的规模和井然有序的布局所吸引。虽然已过立冬,但宽阔的道路、现代化的建筑和公园式的园区绿化,无一不展示着这个产业基地的蓬勃生机。
新河化工基地一派生机
荣获两项国家级荣誉
日前,“2023中国化工园区论坛”在福建省泉州市召开,新河化工基地荣获“2023最具发展潜力化工园区(潜力10强)”“中国智慧化工园区”两项国家级荣誉。
本次评选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遵循全国化工园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分析、科学评价全国600余家化工园区的产业经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安全应急与公众认知、创新发展与智慧建设、投资潜力、后发优势等各方面情况得出的,标志着园区进入了快速崛起、跨越发展的新阶段。
近年来,新河化工基地高度重视智慧化工园区建设工作,着力打造绿色、安全、智能的专业化工园区,自2020年底《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指南》发布之后,立即启动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截至目前已累计投资4000余万元,建设了集综合运营、智慧环保、智慧安全、智慧应急、智慧经济、智慧物流、智慧管控等模块为一体的智慧监管平台,于2021年11月入选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公布的第四批“中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创建)单位”,2023年9月顺利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评审验收。
未来,新河化工基地将以获评“2023最具发展潜力化工园区(潜力10强)”和“中国智慧化工园区”两项国家级荣誉为契机,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进一步提升园区智慧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与智慧园区建设的融合深化,助推园区和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全力开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产业聚集效应凸显
据了解,新河化工基地是青岛市2008年新增六大重点工业功能区和青岛市仅有的两家化工园区之一,总规划面积69平方公里,主要建设以高端精细化工为产业特色,现代物流和内陆港、现代服务业、都市产业、装备制造业相配套,产城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专业园区。2009年7月21日开园建设,目前已发展成为平度“四区八园”中的重要一区,平度城市副中心的重要一极,2013年9月成为全国唯一用“生态化工”命名的“中国生态化工(青岛)产业基地”,2015年起连续7年获评“中国化工潜力园区10强”,2018年9月顺利通过山东省化工园区认定并成为全省目前保留的85家化工园区之一。先后荣获“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中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创建)单位”“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批复”“青岛市重点工业产业集聚区”等荣誉称号。
新河化工基地高起点科学规划。2008年起步规划15平方公里,2013年青岛市明确规划面积为69平方公里。首期启动区总体规划和详细性控制性规划由青岛市发改委牵头委托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青岛工程咨询院、青岛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三家联合编制。25平方公里核心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由青岛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69平方公里产业规划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编制完成。69平方公里规划分为22平方公里化工区、7平方公里都市产业区、8平方公里配套服务区、4平方公里机械制造产业区和28平方公里发展备用区。目前正在全力建设的是25平方公里核心区,分为10平方公里化工产业区、7平方公里都市产业区和8平方公里配套服务区,三个区之间,利用高速公路、铁路、河流、林网,实现功能区的生态间隔。目前,5平方公里化工区一期基本布满项目,二期5平方公里化工区于2017年启动建设。
在基础设施配套方面不断完善。实现了100天修筑起“两纵四横”12公里主干道路、360天实现5平方公里化工启动区具备项目落户条件(2010年6月30日)、720天实现化工启动区具备项目生产条件(2011年6月底)的“新河速度”。目前,“九通一平”覆盖面达到25平方公里,修筑道路75公里,完成自来水、雨水、污水、天然气、蒸汽、弱电、亮化等基础设施配套累计长度386公里,架设220千伏、110千伏、35千伏等各类输电网52.6公里,植树造林及绿化配套面积105万平方米,实现企业落户就能开工建设。
新河化工基地通过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基地坚持高质量招商,落户的项目规模大、体量大,坚决杜绝小、污等企业落户,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实行“全过程、一站式、全方位”服务,认真落实协议,严格兑现承诺,手续全程代办,用地全力保障,困难同步解决,到目前落户项目76个、总投资497亿元,初步形成了精细化工、海湾化工、化工新材料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成为青岛市重要的专业化工园区和产业聚集区。其中2021年新引进的24个项目全部为亿元以上项目,且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10个、投资30亿元以上项目3个。
坚持生态化发展
在参观过程中,记者注意到一个显著的特点,新河化工基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得非常好。据陪同工作人员介绍,新河化工基地坚持生态化发展。2016年成为清洁生产园区,是青岛第一家完成认定的园区,目前正在申报山东省园区整体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落户项目产业层次高、技术含量高、研发团队水平高,海湾精化苯胺黑生产线是亚洲最大的生产线;海化院生产的特种涂料是我国战斗机和航母等大型舰艇涂装的专用产品;上海恒业微晶是国内最大的分子筛生产企业,市场占有率连续9年居全国第一;德通升泰公司为加强高层次技术领域合作。
所有企业均通过清洁生产认定,率先完成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污泥处置厂、废溶剂处置厂和高盐管网建设,集中处置企业废水、废渣、废料。投资近1亿元建设一体化智慧监管平台、大气监测站、污水排放监测点和封闭式管理系统,做到了企业安全隐患专家季度排查全覆盖、重点企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全覆盖、智能监管系统实时监控全覆盖,实现对园区交通、大气、污水排放和企业内部生产的24小时全天候视频监控,构建园区一体化全天候管理信息平台,推行环境保护一体化。
同时,不断增强城市配套功能。按照“低碳、生态、智慧”的理念开发建设8平方公里特色水城(生活服务区),满足企业职工的居住、休闲、娱乐及购物需求,重点以总部商务区周边3平方公里范围为新城“城芯”进行城镇配套。投资5亿元的职工公寓工程已完成一期、二期工程,三期工程计划今年启动。对25平方公里核心区内的9个村庄、4955人进行搬迁,在配套服务区建设专门的搬迁安置区,目前已经进行了6个村、2862人的搬迁,分别搬迁进顺河社区(已建成)、新马社区和河岸汀香社区(在建)。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辛小丽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