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上午,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中铁青岛世界博览城开幕,近3000家企业2万余种展品参展,吸引各地专业采购商逾3万人参加。
展会现场
本届农交会为期4天,以“奋进新征程、强农促振兴”为主题,设置粮油、果蔬、水产等11个展区,展览面积12万平方米,同期举办首届“强农论坛”、农业品牌成果发布推介会、中国农垦品牌发布会等30余场论坛推介活动。
现场火爆 2万余农产品参展
9日上午8时许,农交会各大展馆早已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2万余种参展农产品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打卡。
“前几天看新闻得知农交会在家门口,这不,今天就来了!”来自西海岸新区张家楼街道市民王由良高兴地说,他今天买了不少特色农产品,猕猴桃、牛肉干、茶叶,满满地装了一大袋子。
展会现场
在青岛展区,海清龙泰茗家庭农场经理刘洪美手中斟茶的活计就没有停下过,不时还要应对各种咨询购买产品的事情。“您这个茶,多少费用?”“咱们能不能合作?”来自贵州的都匀毛尖茶(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蒙祖辉,对于刘洪美公司生产的茶叶颇有兴趣,留下联系方式,拟定下一步合作的意向。
汇集全省各地的特色优质农产品主题展馆人气最旺,各个展馆展厅的团队使出浑身解数,拿出最具特色的产品吸引市民的目光。
展会现场
辽宁 “辽七品”产品展示区通过实物、标本、模特等多种形式,突出展示稻蟹共生、辽参、辽宁绒山羊、桓仁山参、辽东山野菜、凤城柞蚕丝等辽宁农产品的优势和特色。
陕西“陕农优品”展区,推介展示苹果、茶叶、猕猴桃、乳制品、食用菌、蔬菜、中药材、畜禽肉类等八大产业链的200余种特色农产品。同时还通过直播推介、活动促销等方式方法,吸引重要客商、采购商、商会代表前来贸易洽谈。
山东展馆参展企业数量、产品种类、展位面积等均创历年之最,产品涵盖粮油、瓜果等6大类近2000个品种。作为“东道主”,青岛在此次农交会上精心打造了青岛市“一综两特”展区,159家农业企业、248种优质特色农产品参展,全面展示青岛市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产品、山东省知名农产品、青岛市知名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等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成果。
产业兴农 做好“土特产”文章
作为本届农交会的重磅内容——首届“强农论坛”成功举办。论坛以“做好‘土特产’文章,大力促进产业兴农”为主题,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以视频形式作主旨讲话。唐仁健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把产业振兴摆在突出位置,落细落小“土特产”要求,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对接科工贸,推进乡土资源转化创造、乡土风情持续再造、产业链条延伸锻造,构建优势特色鲜明、产品品质优良、产业链条完整、综合效益突出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首届“强农论坛”
唐仁健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相关部门着力开发乡土资源、发展乡村产业,取得较好成效。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对乡村产业振兴赋予了新的功能定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持续深入谋划推进,分类抓好乡村产业发展。粮油、生猪等大宗农产品要持续推行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实现节本提效、延链增值。乡村特色产业要立足资源禀赋做精做优、错位发展,做到适度规模、有序竞争。脱贫地区帮扶产业要按照“巩固发展一批、升级发展一批、盘活一批、另起炉灶一批”的要求,分类推进产业转型发展。
唐仁健强调,发展乡村产业,要重点把握好产业选择、产品打造、效益提升、具体打法、利益联结等关键环节。做足“土”的文章,围绕原产地、原生态、原工艺,开发具有地域特色、保留乡风乡韵、体现当地风情的产品业态。抓细“特”的定位,着力培育“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错峰头”等地方优势特色产品,集中资源力量做强。延长“产”的链条,统筹推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结好“联”的纽带,推动涉农项目与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挂钩,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建立健全联农带农益农机制,让农民深度嵌入产业链条,更多分享增值收益。要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协同发力,政府部门重点建好乡村道路、冷链物流等公共硬件基础设施,制定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政策、标准等,健全风险防范机制,消除经营主体后顾之忧。
重磅推介 见证农业品牌力量
在同期举办的农业品牌成果发布推介活动中,青岛的农产品品牌推介成为活动的亮点之一,引来不少客商专门咨询,表达合作愿望。
农业品牌成果发布推介活动
“崂山绿茶、青岛红茶已通过国家标准样品评审。崂山茶位列全国1568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声誉评价榜第50名,‘茶叶品牌声誉百强榜’第23位,山东省茶行业排名第一。”在9日下午举行的农业品牌成果发布推介会上,崂山区副区长苏文鹏分享崂山茶品牌成长之路。
“这次农交会,我们带来了‘胶州大白菜’和‘里岔黑猪肉’两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青岛胶河源农产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成敏表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材有了更高品质的追求,我们带来的“胶州大白菜”和“里岔黑猪肉”,是胶州地方特色农产品,从口感和营养来说都优于其他产地,所以很受消费者喜爱。
2009年“胶河源”品牌开始在国家商标局正式注册,相继获得“青岛市著名商标” “山东省著名商标”、“岛城市民最喜爱的农产品品牌”。目前,胶州大白菜产业链价值达14.6亿元。高成敏介绍,大白菜虽然如此其貌不扬,但是经过胶河水的滋润,胶河源人用豆饼、猪粪细心呵护,种植出高贵的、有内涵的胶河源大白菜。
高成敏表示,此次参展“胶州大白菜”和“里岔黑猪肉”,主要是利用农交会的平台,把胶州的特色农产品推出去,更好地做大地方特色农产品产业,产业做大之后能够带动农民增收,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聂艳林
责任编辑:李赛男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