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从青岛走出做全国行业最大 ——非遗文企“石雀故事”数智化探新路

“希望在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之路上,能留下石雀的印记。”

非遗文创作为当下行业转型中的热点和痛点,青岛本土企业石雀故事试水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深挖非遗技艺传承和文创手造展销为核心内容,以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为支撑,为非遗传承人与企业需求搭建服务IP,以数智升级平台赋能,促进非遗传承与发展,让非遗产业链“活”了起来!

从步履维艰到业内最大线上平台

走进“石雀故事”15年发展脉络,其“志如磐石、艺似雀羽”的意涵也在一次次的涅槃重生中,尽展蓬勃张力。

创始人曾庆峰从2008年开始创业,因爱好传统非遗行业,致力于发掘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希望通过讲述匠人的故事并推介出去,由此成立了传统技艺平台“石雀故事”,创建口号“艺出东方,闪耀中华”。

石雀故事的平台展厅,链接线上驱动线下发展

经过十年摸爬滚打,曾庆峰回忆说,到了2018年石雀故事进入了迅猛发展期,后台的访客数据显示,石雀故事实现了全国省级范围内的网络平台全覆盖。至今,石雀金工成了国内非遗领域首家通过线上平台来驱动运营线下模式的企业,“致力于发掘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希望将中国文化元素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元素。”

提起首次举行的线下手工艺品展览活动,曾庆峰说,这坚定了团队要做好非遗事业的决心。“2019年我们以平台形式做了线下第一次展览,当时在西海岸新区上流汇文化市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5000余件手工艺品通过快递发送给我们,让人非常意外的是,除了快递的手工艺品,还有40多位手工匠人自发组织带着工具来到了现场,其中好几位匠人年龄都年逾花甲,还有一位匠人腿有残疾,真的特别感动。”曾庆峰说道,他们说想加入石雀故事,我们非常受触动。

石雀平台举行的线下体验活动

疫情期间,各大板块的推进几近搁浅。“我们也希望为社会多做点什么,于是组织全国的手工匠人开始创作抗疫相关的作品,进行线上义卖,所筹的资金全部采购了酒精喷雾、口罩等抗疫物资并进行了捐赠”。未料,这迎来了石雀的“逆势上扬”关键期。“因为线上匠人之间的积极互动,让平台发展转危为机”。2020年底,加入石雀故事的匠人突破7万人次,俨然成了业内“匠人圈”的线上之家。

发掘建立民间传统技艺大数据库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打造文化活态传承新模式,是近年来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

沿循活态传承新模式的思路,石雀平台形成了以非遗技艺传承和文创手造展销为核心内容,包含“文化地图”、“线上协会”、“相关技艺”等内容,及监控某种技艺活跃度、市场占有率、匠人分布的“非遗大数据”板块等。

非遗数据中心讲演展示

作为启航孵化的创始之地,西海岸上流汇文化市场的负责人孙涛可谓“伯乐”,提供了一间100余平方米的店铺,支持石雀可以安心的继续研发、展售。“这一互联网与线下工作室融合的发展模式,非常新颖、超前,对整个从事这个行业的手艺人带来新方向、新动能,希望通过这一创新模式的探索,带动整个文化街和行业的新发展。”孙涛告诉记者,石雀故事平台已经成为行业内最大的开放式传统技艺推介平台,起到了正能量的引领作用。

以传统非遗门类为代表的手造之作,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达,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样,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之路也悠然漫长。

力求破解该行业转型困局,石雀故事致力于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初步整理,截至目前挖掘整理了95000余名民间非遗传承人及传统技艺的从业匠人,将收录的匠人按照“技艺类别”“所在区域”“创作载体”“擅长题材”等进行准确分类,不断完善民间传统技艺数据库,已发掘整理民间技艺1000余项,其中已加入文创作品研发团队的匠人达2000余人,文创作品涵盖家居、茶具、服饰、箱包、鞋帽、珠宝、玉石雕刻等60余类,获国家专利20余项。

“石雀金工”迭代引擎“智慧文创”

“石雀金工”作为平台最早落地的商业板块,以艺术品为载体,通过石雀故事平台的技艺数据库让更多从事非遗手工技艺的匠人汇聚一堂。有业内人士指出,交互融合是手工行业创作的一次大胆尝试,让原本属于一种技艺的一件器物,变成了由多种技艺、多名匠人共同完成的一件器物,多人协作“让每一位参与的匠人擅长的技艺都有自己的发光点”。

石雀金工有“古法银饰”、“手作银币”、“时尚珠宝”等子版块,已有来自全国16个省的381名匠人参与作品设计与生产,其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人,省级非遗传承人15人,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31人,省级工艺美术师81人,美术相关专业毕业的“新手工匠人”100余人,可通过线上“石雀故事”平台实现在全国范围内的手工匠人跨区域联动、创作。

部分金工特色的展品陈列

2022年,基于石雀故事平台匠人资源及石雀金工销售数据开发的分析系统“智慧文创”正式落地。

进入“智慧文创”系统,可以看到通过某一作品的销售情况实时进行用户画像;通过平台导入的搜索关键词,对“用户反馈”、“售后情况”、“实时热点事件”等进行多维度分析,将制作该产品的匠人进行筛选,择优选择进行新作品的创作,让加入“智慧文创”的传统型工作室能够利用互联网将自己原有的作品与其它地区、其它行业的工作室进行融合,丰富作品的品类、扩大用户的范围。

参展的展厅设计

谈起典型赋能案例,曾庆峰说道,像江西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工作室通过智慧文创系统,实现了与远在辽宁沈阳的金属錾刻工作室、江苏苏州的玉雕工作室联合创作。“由陶瓷艺术工作室进行图稿设计,玉雕工作室进行初版制作,金属錾刻工作室进行细节展现,最后交由我们进行市场化生产并进行销售,实现了可持续价值创收。这在传统工作室中是非常少见的。”

将热爱深深扎根文化“两创”,如今,石雀故事已经成长为集互联网算法、互联网系统集成、产品开发、销售一体的互联网+实体的文创企业,成为多家电商的“头部”卖家,帮扶、助力线下工作室超1000家。

不仅如此,石雀之梦正翱翔,借助其互联实力,或将以展会的形式为举办地打造成一个集文创作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特色基地,为地方赋予新的文化内涵。

不少文创品从灵感到设计选料及制作等环节,都要经过数位师傅数万次的打磨和研究制作而成

眺望青岛手造产业现状,内生文化新动能喷涌而来,越来越多的非遗匠人们努力着,通过技艺融合创造新作品、产生新价值,成就着新时期“两创”试水的石雀范本。

——【亮点聚焦】——

实验室、大数据、产学研“全产业链”:打造“文创新名片”

2022年初,实体“石雀金工”开始盈利,为了科学的管控产品质量及用科学的方法分析产品工艺,石雀检测实验室成立,实验室是国内私营企业中少有的配备有大型光谱仪、折射仪等大型检测设备的实验室,也将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保证。

此外,石雀与多所高校达成创作合作协议,成为青职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该院负责人表示,“学生深度参与到石雀金工的产品设计当中,产品落地后再由学院相关电商、销售专业的学生作为课题,进行实际销售并反馈,非常具有落地实效。”此外,石雀还与多家星级酒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实现展售一体,推动作品走出国门。石雀模式也得到了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的高度认可,并被推荐作为2022年文化和旅游信息化发展领域的典型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石雀金工去年曾受阿里巴巴之邀,携传统手工艺融合作品参加“阿里U设计周”展览,在这一由阿里巴巴承办的全球性专业设计峰会和设计艺术展会,石雀金工在业内知名度得到了较大提升。

手造文化气息浓郁的展区,吸引着很多年轻人打卡

石雀还与国内多家上市企业、机构签署企业文化衍生品研发合作协议,让传统技艺结合企业文化生成衍生实物,让传统技艺深度下沉至多行业,并为某科技公司设计并生产的企业上市纪念礼品1000余套,仅用时2天,参与的工作室达7家,这也是“智慧文创”第一次应用到大批量、急工期的订单当中。

石雀受邀携传统手工艺融合作品参加“阿里U设计周”展览

对于诸多业内试水之举,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石雀故事“互联网思维”是未来文创发展的趋势,通过平台力量把中国的诸多手工艺匠人集合起来,共同来创作文创产品,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希望石雀故事能够通过自己擅长的“互联网技术”多孵化落地实体,携手本土的文创企业、工作室共同把手造文化、非遗手工艺推广出去,做成文创新名片。

——【采访手记】——

城市文脉为手造植入“两创”基因

走进石雀金工的工作室,除了常见的手工艺摆件外,吊坠、钥匙挂、包挂、腰带等文创品琳琅满目。石雀金工首席设计师郗锦秀正在对“宝地有福”手工艺品,进行最后环节的打磨和焊接工作。“这件工艺品的原材质取自青岛当地的鲍鱼壳,这个里边刻画的场景就是徐福东渡的故事,因此这个题材源自咱那西海岸的琅琊台,在这个宝地发生的故事,就取了个谐音为宝地有福。”

“宝地有福”手工艺品取材青岛当地鲍鱼壳,源自“徐福东渡”典故

石雀金工首席设计师郗锦秀对“宝地有福”手工艺品,进行焊接工作

近年来,诸多原创的青岛或西海岸文化底蕴的手造之物,收获了很多年轻粉丝的青睐。天天把握行情动态的郗锦秀认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是手造文化的积极传播者与创新者,这也推动着我们在保留传统金工技艺的同时,注重融合西海新区的地域文化,体现青岛文脉特色,扎根“两创”,源源不断创作出独具特色的文创艺术品。

泊里红席造型的香插“一席之地”、金沙滩沙子制成的“美美与共”吊坠饰品……一件看似普通的文创产品,据设计师们讲解,从灵感到设计选料及制作环节,小到人物微妙的神情,大到一个装饰配件,都要经过数位师傅数万次的打磨和研究才能制作而成,各个环节丝丝相扣,严密有序,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中国传统技艺和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

当岁月穿透时光,古老技艺散发着新时代的独特魅力。纯手工打造各类金属工艺文创品,是匠人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演绎着独属于手造的东方时尚,深藏青岛地域文化的精神与风骨。

——【独家观察】——

大数据为引擎 构建非遗生态链

据曾庆峰介绍,近年来持续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散布在民间的非遗技艺整理分类,并通过云计算进行深度分析,实现对全国或者特定区域范围进行监控,掌控匠人活跃度、市场占有率、图文资料等,可以协助政府、行业协会有针对性的保护、帮扶某种技艺或者匠人,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确认、建档、研究、保护、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初步实现了石雀平台大数据1.0时代的梦想。

青岛“十四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专家委员、青岛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冉文伟表示,未来,可打造出文化艺术和技艺领域集“看”、“学”、“玩”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艺术生态,以大数据为引擎,构建非遗生态链,并使之形成产业,为民众提供集文化与生活于一体的广阔平台,积极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依托数据中心助力非遗传承,提升传统非遗作品与传统手工产品的设计理念与生产工艺,使之能更好的走进生活。

接下来,石雀团队表示,他们将联合更多的行业协会、高校、博物馆、文旅机构等,共同打造非遗大数据2.0平台时代,更好的实现“实时交互”、“快速融合”等新功能,助力非遗传承“供需”的高质量发展。

——【“双创”+版权亮点】——

版权助力:文创周边渐成势

2023年7月,石雀与多所工作室签署版权保护协议,由石雀统一管理授权,实现专利、版权生态内开放,此举将石雀金工自有的设计、石雀故事平台匠人的设计、生态内工作室的设计相互开放,加入生态的工作室思路更开阔,融合制作的产品更多样化。截至目前,加入生态的工作室突破500家,参与工作室的年收益平均突破10万元。

发力文创周边,石雀与多位“行业达人”达成联名款设计发售协议,与国内多个景点共同开发具有多IP属性的产品。今年下半年,石雀文创无人售货机进行布局,现已在山东、广东、上海、江苏、重庆等省市启用,其中广州长隆、青岛万达茂的单机月销量突破3万元。

石雀文创无人售货机进行布局

今年9月,石雀与多位书画名人启动“石雀输入法”及传统字画的“PSD版本”的设计工作,让传统的书画艺术可以通过电脑字体、包装设计等领域走进生活,保护、传承和发扬优秀手造文化。

——【前沿风尚标】——

大声呼唤新角色:使用是最好的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生于历史、活在当下的民族文化结晶,这种活态属性表明,非遗不仅能随着时间推移被来自不同代际的个人、群体所接受和认同,也需要通过适应社会经济需要,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开拓“两创”新市场。

2023年8月1日-12日,抖音电商「焕新非遗-景德镇站」专项活动重磅推出,以全域兴趣电商多场域协同的能量助力非遗产业化发展,重新定义非遗技艺的社会价值,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

民俗学者马知遥曾坦言,非遗传承保护的最大难点就是,如何解决非遗传承人的生计问题。不是每一位非遗传承人都具有经营天赋,能在市场化中走得顺利,所以要大声呼唤“非遗中介”这一角色出现。

“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而如“石雀平台模式”等试水的出现,为传统工艺注入经济新价值。随着视频类用户生成内容在生活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大数据新动能将成为传播非遗文化、助力非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抓手。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姜姗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