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人身险预定利率告别3.5%时代后,监管部门从负债成本着手,整治险企“拼手续费”乱象,随后“银行下架代销保险产品”的消息被证实,2023年保险业银保渠道可谓大事件不断。产品何时恢复上架,成为近期投资者和行业关注的焦点。
“炒停售”先行
预定利率3.5%产品七月终结
“3.5%即将‘团灭’!”“今天3.5%,且买且珍惜。”靠着类似的营销文案,一季度保险经纪们在“炒停售”的推波助澜下,轻松完成了全年任务。“毕竟3.5%的收益是明明白白写在合同里的,今后10年,20年,30年,只要不提前退保,收益都是不会改变的。”从事保险经纪十余年的李女士表示,最近几年,很多人为了“避险”,提高了保险的配置比例。一季度,李女士轻松开出了近几年最大一单300万元。
在个险渠道转型及低利率市场环境下,具有高频触达客户优势的银行,在过去一年多代销保险势头火热。进入2023年,银保渠道火热势头延续。行业交流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银保渠道的期交保费已超3200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期交保费的水平。
7月31日,预定利率3.5%产品全面下架,保险行业全面进入“3.0%”时代。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按照以往的惯例,“炒停售”之后产品的销售多会有所下滑。
“真下架”已至
产品重回赛道节奏不一
8月下旬,金融监管总局向多家人身险公司下发《关于规范银行代理渠道保险产品的通知》,强调银保渠道佣金费用需严格“报行合一”,即要求保险公司报送给监管部门审批或备案的佣金水平与实际保持一致,将一切费用摆到纸面上。有行业内部人士透露,未来银保渠道代销的趸交、3年交、5年交、10年交的保险产品,手续费率将严格限制在3%、9%、14%、18%以内,手续费“超标”的产品,保险公司需与银行重新签约。进入9月后,险企和银行纷纷开始落实,主要表现就是多家险企暂时关闭了银保业务销售系统。
国庆小长假之后,记者走访了10余家银行网点发现,当前多数网点已暂停代销外部保险产品,截至目前,大多数网点恢复上新的时间不定。“8月、9月,我们一直是无产品可卖的状态,没有业绩,只能天天培训,为新一轮工作做准备。”保险经理韩女士对记者表示,预计产品会在11月份陆续上架。日前,记者从保险公司获悉,青岛地区仅有农行“已与保险公司重签完合同”,目前有新的保险产品在售。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刘栩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