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一带一路”的海信:出海,走向共建共赢共享

海信出海,不但带去了产品,还实现了技术出海,为海外带去了技术,培养了工人,带来了工业化,为当地带来了新的生机。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在国家开放大局中展现更多作为,青岛企业积极布局、广泛参与。过去十年,海信等企业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者、推动者,用行动积极践行共建共赢共享,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发展增添新动能。

海信南非工业园

共建:本土化运营

南非第二大城市开普敦的亚特兰蒂斯工业区是国家级特别经济区,但在2013年之前,这里经济落后,失业率高企,随之带来的是一系列社会问题。

2013年,中非发展基金与海信共同投资3.5亿兰特在亚特兰蒂斯建设海信南非综合产业园。海信的进驻为当地带来了新的生机。十年来,海信在当地招募了许多工人,直接创造了约1000个就业岗位,间接创造了约5000个就业岗位。海信在南非坚持本土化运营,海信国际营销公司中东非总部市场副总监胡鹏介绍,“工厂里70%的管理层,90%的工人是当地人,未来计划将这个比例进一步提高,让当地人来管理当地人。”

据介绍,为提升当地青年的就业技能,海信与亚特兰蒂斯中学合作建立了海信南非技术研究与发展培训基地,教授电子技术、软件和设备控制等课程,至今已累计培训超过1400人,帮助学员掌握电子技术、软件和设备控制等技能。

本土化运营既为当地培养了一批技术和管理人才,帮助工人掌握必要技能,促进可持续发展,又减少了文化差异带来的摩擦。“尊重当地文化+移植海信管理”,这也是海信走向国际化的重要经验。

瓦莱丽在入职海信前靠在街边卖一些芒果、橙子为生,一天挣不了几个钱,一家人吃的也是米糊一样的东西。在海信工作以后,家里生活改善了很多,住上了大房子。瓦莱丽不是个例,很多当地工人已经开上了汽车,讨论最多的也是买什么车好。

“像我们当地同事这样的一些小故事非常多。”胡鹏说。

海信深耕“本土化”,让高品质中国制造走红“一带一路”

海信把“本土化”视为全球化的精髓,强化产销研一体的本土化布局。针对南非市场,海信对产品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做当地人真正满意的产品。针对当地女性爱照镜子的特点,研发了黑色镜面冰箱;针对喜欢喝冰水而水源水质不佳的情况,在冷藏室植入冰水盒,通过外接接水盘的方式快速供应冰水,深受当地人喜欢。

更重要的是,在亚特兰蒂斯,海信打破了一个发展怪圈——

贫穷会带来各种不稳定因素,而动荡的局势同样也会反过来导致经济发展滞后,带来更多的贫穷。

海信通过基础设施投入,提升技术和管理技能的方式推动了当地的发展转型,为经济发展提供原动力,有效助力了南非的再工业化进程。亚特兰蒂斯工业区逐渐成为南非重要的电子、电器生产基地,最终成为国家级特别经济区。

如今的南非市场是指包含南非共和国在内的12个南部非洲国家的广义市场,海信通过工业园辐射整个非洲,将南非制造的家电推向全球市场,作为海信全球化战略的重要支点,既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也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居民生活、生态环境和社会安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共赢:能力越大 责任越大

10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原则,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各方的大合唱。

“互利”“合作”“共赢”是中国对外交往的关键词,“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的对外援助计划和地缘政治工具,而是联动发展的行动纲领。

这也是海信的关键词。在南非,海信走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路,就是投资社会公益,合作互利,携手共赢。胡鹏介绍,海信每年都会向孤儿院、养老院、医院和一些慈善机构捐赠物资,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在儿童教育、低碳环保领域承担责任,连续6年赞助联合国环境署“种子奖”,反哺当地社会。

当下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即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是用来评估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与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的三个维度。海信集团董事长贾少谦曾说“ESG是评价企业的世界语言”,在海信,ESG是一场“全球行动”,“以长期主义做好ESG,根本在于‘利他’和‘共赢’”,贾少谦在今年9月举办的2023 ESG全球领导者大会表示,用心做产品善待用户、用心做经营善待员工、用心做公益善待社会。这是海信在南非成功经验的启迪,是海信与世界、与社会、与客户、与消费者相处的基本原则,也是海信这些年来持续赢得全球政、企、社区、社会组织和消费者一致认可的基石。

海信在阿尔及利亚

如今,150多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海信已经覆盖了126个。

南非是海信“一带一路”的典型市场,中非发展基金专注于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海信南非综合产业园项目一直被中非发展基金作为对外投资的一个优秀案例。

同时,这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代表项目,工厂也是非洲大陆最先进的工厂之一。海信在南非的十年发展,也是我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共享:机会在“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而非富裕的发达国家,为什么市场这么大?

“不同于对非洲的传统印象,虽然多为发展中国家,但当地人尤其是年轻人对智能化、现代化生活的向往和渴望,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市场。”胡鹏介绍。

海信网络科技公司国际业务部副总工程师王栋也指出,中国富有解决问题的经验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更接地气,更接近客户的需求,能快速复制到海外。除了人们熟知的家电C端产业外,海信还是国内智能交通市场份额连续十年第一的行业头部企业。2022年,海信中标埃塞俄比亚的斯亚贝巴智慧公交项目、埃塞俄比亚高速公路发展支持项目、埃塞俄比亚交通系统改善项目。近期,又中标老挝“万象可持续城市交通”项目。

2022年在内部也被看作是“海信B2B产业出海元年”,B2B产业也是海信国际化的下一个重要突破口。

海信不但为海外带去了产品,还实现了技术出海,为海外带去了技术,培养了工人,带来了工业化,将一部分被全球化忽视的国家带回发展轨道,解决了当地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滞后、工业化程度低、资金和技术缺乏、人才储备不足等短板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初志伟

【“一带一路”系列报道】策划: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静

责任编辑:李赛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