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全球英才辈出的时代,这更是一个呼唤全球英才的时代。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当前,我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2亿人,成为全球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
人才强国征程万里,人才强市策马扬鞭。多年来,青岛市始终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和人才发展需求,推动实施产才融合促进计划,着力打造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的新时代人才集聚高地。截至2022年底,青岛市人才总量突破265万人,连续4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连续11年入选“外国专家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办一次会、聚一批才、兴一座城,是青岛的期许和追求。
跨越新世纪,迈步新时代。作为我国北方地区国际人才和技术交流合作的重要活动品牌,中国青岛蓝色经济国际人才暨产学研合作洽谈会(以下简称“蓝洽会”)已走过23年。23年在时代大潮中只是沧海一粟,却书写了青岛人才事业发展的恢宏篇章。
邀英才 创新举
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人社部原副部长何宪曾表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中国对国际化人才的引进、培育、使用政策亟待进一步探索、优化。
政策先行,下好人才战略“先手棋”。青岛市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将人才发展与城市战略及产业布局同步推进、深度融合。从2018年开始,青岛对人才政策进行新一轮调整,逐步形成了落户政策、普惠性政策、选拔性政策、产才融合政策相互配套衔接的政策体系,特别是2022年出台的《关于实施新时代“人才强青”计划的意见》,相继衍生了人才基数倍增计划、顶尖人才聚集计划、高层次人才提升计划等10项子计划,纲领性文件夯实了人才强市根基。
活动搭台,筑起双向奔赴“彩虹桥”。“蓝洽会”“青岛招才引智名校行”“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中国山东海洋高端人才交流暨项目洽谈会”“名校师生青岛行”……不断滋生、持续锻造的系列品牌引才活动刷新着城市人才封面,立体化呈现优质产业环境和人才发展生态,吸引全球英才接踵来青创新创业。
创新形式,打造产才融合“强磁场”。留创大赛、对接洽谈、创新创业峰会、海外高层次专家建言会、观摩交流……“蓝洽会”办会形式、内容和质量逐年向新、向高、向优攀升。比如创新举办“智引全球”蓝色招聘活动,组织110余家驻青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企事业单位携优质岗位“招贤纳士”,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为广大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搭建精准的供需对接平台。
育英才 显诚意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培养造就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发挥人才引领驱动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蓝洽会”赋能惠才。“蓝创微云”生态圈通过集成包括法务咨询、投融资、人力资源服务等“圈成员”单位,为蓝洽会、留创大赛等拟落地青岛的人才项目提供落地创业、技术合作、风投融资等多维度、全链条的“一站式”服务。开展双创直通车活动,通过人才项目云端洽谈、巡回路演、圆桌会议等模式,实现青岛市各重点企事业单位与人才项目的精准对接,不断丰富“蓝洽会”活动服务内涵,推动打造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的线上线下服务同心圆,实现服务的全方位覆盖、全天候延伸,打造永不落幕的“中国•青岛蓝洽会”服务品牌。
“蓝洽会”赛事选才。“蓝洽会”举办以来,中国青岛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中国(青岛)国际菁英创新创业大赛等各项活动口碑爆棚、风头日盛。其中,活力上合·2023中国(青岛)国际菁英创新创业大赛将组织50余家企业参与产业链合作交流及创投银企对接活动;2023年中国青岛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将吸引约3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个创新创业项目参赛报名,对于符合条件的直接纳入青岛市留学人员创业支持计划扶持范围。
“蓝洽会”活动育才。围绕“蓝洽会”活动开展的各项育才活动如火如荼、风生水起。如青岛市将开展第四届青岛创业城市合伙人创业能力提升营活动和“青雁归巢”实习实训两大招才引智活动,面向社会公开招募遴选百名左右企业负责人(合伙人),开展3期“名师授课+名企研学+行业交流+创投融资”的创业实训,全市预计将有300家重点单位提供金融、教育、信息技术等青岛市重点行业实习实训岗位需求近3000个。
聚英才 向未来
人才是“国之重器”,在全面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必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资料显示,截至2001年12月底,青岛市共有各类人才64.4万人。而到了2022年底,青岛市人才总量已经突破265万人。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才理论与技术研究室主任孙锐认为,面向建立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发展竞争,是竞争实体之间顶尖人才集聚度的竞争、人才作用发挥条件匹配的竞争、人才创新创业效能的竞争、人才制度体系的竞争和人才创新生态系统的竞争,是代表国家最高水平人才之间价值创造能级及其对全世界、全人类产生作用影响和价值贡献的竞争。
青岛坚持高端引领,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造就各行各业高素质人才。青岛市各类人才中驻青院士占全省60%,国家级人才工程数量、在青博士、博士后数量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高技能人才达58.15万人。其中,一年一度的“蓝洽会”已成为青岛对外展示的名片窗口,23年来累计落地人才项目114个,投资额109.17亿元,吸引1.3万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参会,3150余名海外人才在青创新创业,创办高新技术企业560余家。
盛世喜迎盛会,英才成就未来。“蓝洽会”让全球英才与青岛相遇、相知、知遇,只有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英雄入彀,野无遗贤,方能成就未来。
道虽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青岛市作为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将以“蓝洽会”等重大品牌活动为引领,积极融入到国家“3+N”人才发展战略布局中来,进一步发挥山东省“2+N”雁阵格局“头雁”作用,聚焦产才融合和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国家级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创建,着力打造全球有影响力的海洋人才中心城市,为我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青岛力量!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封满楼
责任编辑:李赛男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