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博物馆是保存人类创造力与历史记忆的宝库。”青岛市即墨区是一个文化底蕴厚重之地,历史上,即墨于秦代置县,隋朝建城,建城史1400余年。在这片具有悠久历史的土地上,即墨博物馆扮演着保护、传承和展示这里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角色。
即墨博物馆
即墨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3月,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是国家三级博物馆。即墨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积淀下极为丰厚的文化遗产。现馆内藏有各种历史文物、善本书及书画等2.5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1件,二级文物50件,三级文物1559件,可以说是一座非常“有料”的博物馆。
展区分为一、二两层,一层主要为即墨的发展历史和部分文物的展厅,是近距离了解即墨的最佳去处。二层则主要是书画展,《妙法莲华经》的专题展也设置在这一层。
展馆一层
展馆二层
北宋金银书《妙法莲华经》被誉为“国宝”和“稀世珍品”,是我国北宋时期绘画、书法的代表作,也是研究中国美术史、宗教史、造纸技术及丝制工艺的珍贵资料,可谓是即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妙法莲华经》采用了瓷青纸蘸着金、银泥书写绘制而成,每卷卷首都绘有说注图和佛教故事,装帧极其精美。《妙法莲华经》全经共七卷二十八品,其中第一、二、三、四、五、七卷收藏于青岛市即墨区博物馆,第六卷收藏于胶州市博物馆。
《妙法莲华经》
此外,这里还有齐国刀币“節墨之法化”及明代蓝田《花卉图》、清代段琨《八仙图》、郭廷翁书法等。而汉代诸国侯的金印也为汉印之精品,对于研究汉印凿刻技术、书法艺术乃至中国文字的字体演变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并对研究汉代用印制度和官职提供了实物资料。
铜带钩
安阳之法化刀币
即墨博物馆展区
釉陶盖壶
从史前社会的石质工具,到近代精致器皿;从封建帝王的诏令墨迹,到社会名流的艺文著述,这所“藏”在古城里博物馆充分展现了即墨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即墨博物馆一层展区
各类陶器
刚正不阿的即墨大夫像
民国拾遗
枪支与手榴弹
博物馆是历史的馈赠,可以让人们领略不同时期的文明与发展。然而博物馆的使命并不仅仅是保护和展示文物,还包括研究、教育和社会服务。通过不断深化研究,博物馆不仅为学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为公众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馆内参观人员小声交流讨论
近年来,博物馆成为了很多家长的“遛娃”好去处。记者在参观的过程中发现,不少家长趁假期带着孩子来逛馆。有位家长向记者表示,他们每到一个城市旅游基本上都会带孩子“打卡”当地的博物馆,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和体验更好地了解历史,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也由于博物馆中的展示通常涉及社会问题、历史事件和科学发现,因此可以帮助孩子增强社会意识,提升社会责任感。
一位母亲在给孩子讲解
家长和孩子一起参观
除了现场讲解以外,为了提升参观感受,即墨博物馆在各类展品前“贴心”地附上“说明”,帮助参观者学习和了解展品内容背景。
东夷与华夏的关系
即墨建制
此外,即墨博物馆还时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讲座和展览,积极参与社会文化建设,是即墨文化的重要窗口。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梁源
责任编辑: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