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地铁“无人驾驶”,青岛进阶版来了

说起无人驾驶,大家都不陌生。而说起无人驾驶地铁,这在国内并不多见。继上海、深圳、福建等地之后,今年年底,青岛首条“无人驾驶”地铁线路将上线运营。据了解,目前国内外无人驾驶地铁线路普遍使用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列车不具备根据行驶环境做出判断、改变行驶状态的能力。而青岛地铁6号线的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列车则是“无人驾驶”的进阶版,其采用“车-车”通信,犹如列车有了自己的“大脑”和“千里眼”,真正实现了地铁主动进路、自主防护、自主调整与全自动驾驶。

全国首条地铁示范线落地青岛

全国第一条城轨交通智慧地铁示范线、青岛第一条无人驾驶线路、行业第一条核心技术采用全自主化TACS系统的正式线路……因为TACS系统的应用,青岛地铁6号线一期将在国内实现多项突破,获得多个“第一条”荣誉。

早在2015年,我国为了提升在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推进自主创新,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向全行业征集创新课题。青岛地铁集团联合中国中车、富欣智控、中兴通信等企业,共同申请了TACS的课题研究。2016年,课题获得中城协批准成为协会的示范工程,并于2017年正式成为了国家重点领域的国家级示范工程。

2023年7月20日,0619次电客车从横云山路站缓缓驶出,青岛地铁6号线一期全线TACS系统动车调试顺利启动,为全线试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获批示范工程到全线动车调试,7年时间里,在15位知名专家的技术指导和把关下,TACS系统累计完成了试验室模拟测试、试验线样车测试、1号线工程验证等3轮测试、1000余项点测试,开展阶段性评审21次,形成运营场景233项。TACS也从一个理念、一个课题,照进了中国城轨人的现实。

“千里眼”和“大脑”让地铁实现自主行驶

作为一项国际领先的列车运行系统,对于普通乘客来说,最直观的变化是列车上没有驾驶室、没有驾驶员,但在乘客视线之外,TACS的智能可谓“满级”。 “结构简洁、效率更高、智能可靠、运维经济、运营安全。”以上是TACS示范工程专家组对TACS系统优势的总结。

“TACS将从四个方面带来创新示范。”青岛地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说,一是通信方式创新,采用安全高速的LTE-M信息传输平台,实现“车-车”通信;二是系统架构创新,打破“车-地-车”控制架构,减少地面设备,简化轨旁功能;三是系统融合创新,列控、牵引、网络、制动、防撞等车载控制平台深度融合,优化列车控制逻辑、降低列车控制复杂度;四是运行方式、控制方式创新,以列车为主体的核心控制方式,实现列车自主进路、自主防护、自主调整与全自动驾驶为特征的列车自主运行,弱化中心依赖。

通俗来说,TACS拥有自己的“千里眼”和“大脑”:“千里眼”是列车之间通过无线通信完成信息交互,它们彼此之间知道相互的位置、速度和线路状态;“大脑”是系统能实现主动进路、自主防护、自主调整,从而实现自主运行;“车-车”通信,省去了很多“车-地-车”控制架构的设备,减少了建设和维护的成本。

为轨道交通装备“走出去”提供保障

“青岛作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的“摇篮”和重要产业集群,始终坚持以创新为动力、以科技为引领,加快集聚创新资源,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创新创业成果更好转化为经济发展新动能。”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张建刚表示,力争到2025年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产值规模突破1500亿元,带动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全产值突破2000亿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TACS系统必将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应用,见证属于中国的轨道交通领域崭新未来。

TACS首次实现了以列车为控制主体,车辆和信号的深度融合,是全新一代列车控制系统,在技术创新上真正实现国际引领。TACS的应用将降低国家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基础建设的总体投资,提升城市轨道交通整体服务质量,助力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走出去”提供有力保障,对中国的轨道交通行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雯

责任编辑:李赛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