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小记者走进青岛市气象台 科普气象知识 了解气象监测

2023年全国科普日主题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为迎接全国科普日的到来,9月24日,青版财经小记者走进青岛市气象台, 举办了以“防范气象灾害,提升自救能力”为主题的参观研学活动,科普气象知识,了解气象监测。

小记者们合影留念

青岛市气象台副台长耿敏介绍气象台的情况

青岛市气象台副台长耿敏回答小记者的采访问题

预报员王倩博士向小记者们介绍了什么是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某一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

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张霞介绍如何录制天气预报

认真听讲的小记者们

介绍什么是“抠图”技术

“您就是我在电视里看到过的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啊!”刚一进气象演播室,小记者们的惊呼声响了起来。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张霞介绍了录制天气预报的情况:“我们不能穿蓝色的衣服,因为背景板是蓝色的,如果我们穿蓝色的衣服上镜,电脑系统就会把蓝色自动休掉,那我们就变成透明人了。”原来,电视天气预报都是通过“抠像技术”完成的。在播报天气时,主持人背后没有天气图,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比划手势,结合抠图技术,看着文字提示器来告诉大家这个片区的天气状况。

预报员王倩博士向小记者们介绍了气象预报的过程

介绍青岛的气候特点

认真听讲的小记者们

介绍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介绍天气预报的复杂性

介绍下雨的过程

“天气预报是一门系统的工作,需要大量的数据,首先采用高空探测、地面监测、气象卫星、海上浮标站、自动气象站等多种多样的探测手段来获取大气中的各种信息,然后通过计算机计算出的数据判断气压、云层、洋流、降雨、风力等一系列天气变化趋势。”在二楼的预报会商室,预报员王倩博士向小记者们介绍了气象预报的过程。

青岛的天气特点

同时王倩博士也介绍了青岛的天气特点:春季气温的回升缓慢,夏季多雨湿热无酷暑,秋季天高云淡天气爽,冬季风大湿冷无严寒,“春迟、夏凉、秋爽、冬长”是青岛沿海地区显著的季节变化特点。小记者们纷纷表示:这是一次非常难忘的研学活动,我们会将活动中的趣事与朋友分享,让伙伴们一起了解气象知识。

和山东气象台连线进行天气会商

小记者采访青岛市气象台副台长耿敏(左二)

最后,小记者们还采访了青岛市气象台副台长耿敏,提出了许多关于气象知识的问题,耿敏耐心地回答了小记者们的提问。通过此次参观研学,小记者们不仅普及了气象科普知识,也激发了他们学习科学、热爱科学的热情。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姜伟丽 盛军

责任编辑:李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