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营收超500亿元!这个区如何点“数”成金?

近期,大数据相关会议扎堆举行:世界计算大会、中国数字产业大会、第三届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论坛、第六届大数据技术国际会议……数字化时代下,数据要素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从全球视野看,谁能抢占数据要素发展的风口,谁就能赢得未来发展的制胜先机。

比如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爆火,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更多的想象与思考。此外,还有国资云、工业互联网、电信基础设施、6G、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等。

根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测算,2023年国内数据要素市场规模将破千亿,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749亿元,“十四五”期间市场规模复合增速将达到26.3%,整体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近年来,青岛市城阳区抢占发展新赛道,在全市“1346”的公共数据运营试点突破框架下,乘势而上、大胆创新,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中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城阳经验”。目前,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超过500亿元,过百万元数字技术企业超过700家。

那么,这个区如何点“数”成金并推进“数实融合”?

聚业界之智 谋数字之治

前不久,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喊出了“人工智能时代:构建交流、互鉴、包容的数字世界”的主题。恰如城阳区区长殷连刚所说,“在国家数字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城阳区立足自身优势,从多维度探索数据要素流通新模式,积极推进数据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以开放胸怀欢迎更多企业参与其中、共享数字红利,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城阳方案”。

2023年以来,城阳区聚业界之智、谋数字之治,进一步激发数据要素活力,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大动作不断:

——4月28日,以“城市更新,向数而行”为题的青岛市数字经济赋能实体产业主题活动在城阳区圆满收官。本次活动邀请政府领导、业内知名专家、数据要素与新城建领域领军人物、片区核心企业代表等共计300余人,现场就数字经济与实体产业的深度融合、新城建在城市更新领域的驱动作用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度探讨;

——6月22日,“数融创变,赋新青岛”数字产业对话会在城阳召开,数据要素流通、数字产业发展、新城建等行业领军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延伸拓展数字产业链条、共赢发展的新路径;

——7月13日,城阳区政府与青岛华通集团等单位共同举办“数景赋能 数绘未来”2023首届公共数据运营大会,对城阳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城阳经验”进行了现场推介;

2023隐私计算大会暨首届隐私计算大赛颁奖在青举行

——7月26日,2023隐私计算大会暨首届“星河杯”隐私计算大赛颁奖典礼在青岛市城阳区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隐私计算业内人士齐聚一堂,就如何有效挖掘大数据、让大数据更“隐私”展开交流;

——8月30日,由青岛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政府、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等单位联合组织的“2023智能要素流通论坛暨第三届DataX大会”上,省市专家共同探讨智能要素发展趋势、公共数据开放及融合应用、分享三要素流通所驱动的洞察。

数字蓝海扬帆正劲,算力算法脉动铿锵。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城阳区是数据要素发展的先行者。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浪潮中,城阳区拥有数据要素高质量发展的区位优势、制造业与数字产业深度融合的产业优势、集聚打造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的发展优势构成的“三个优势”,正全方位开放数据,凝聚企业家参与数字城阳建设,让企业在大数据中挖掘价值、创造价值;将全过程创新场景,与企业共同谋划、深度开发场景,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

探索数字资产化之路

如何促进各类数据要素投入生产和经营活动中,用数据驱动业务创新,释放数据价值,实现从数字走向繁荣?

记者了解到,全国不少地方先行先试,推动数据资源化、资产化,尝试破解数据“确权难”“供给难”“交易难”等问题。

——2023年6月,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通过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成功完成了全国第一笔空间数据交易服务。该笔业务以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自主获取的中轴线局部空间数据为基础,由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进行数据资产登记,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进行数据质量评价,中联资产评估集团对其选取的数据进行数据资产价值评估,最后形成相关数据产品,通过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交易平台交易给北京河图联合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该批数据将用于“京彩中轴古今同辉”文化探访系列活动,为社会提供虚实融合的沉浸式互动体验;

——8月3日,贵州省提出将创新数据产权制度,探索数据产权登记新方式,强化数据要素优质供给,规范数据流通交易。到2025年底,当地数据资源化、资产化改革要取得重大突破,数据流通交易走在全国前列,年交易额突破100亿元;

——8月初,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北方)打造的全国首个“人群流行病学分析报告”数据产品在山东数据交易平台上线,并于近日完成场内交易;

——8月21日,上海数据交易所发布“数据要素市场繁荣计划”,将面向全国范围内的数据要素市场相关企业,推出关于开展促进数据要素流通专项激励资金的方案,拟设立一亿元人民币的专项激励资金,以繁荣数商生态、活跃场内交易;今年以来,上海数据交易所数据交易额不断攀升,8月单月数据交易额已超1亿元。

青岛市不甘落后,城阳区敢为人先。

当前,数据资源与产品的市场价值化为数据的资产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让数据以资产形式的诸种操作成为可能,数据资产作为企业出资入股就是其中之一。

8月30日,青岛华通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青岛北岸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翼方健数(山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全国首例数据资产作价入股签约。

全国首例数据资产作价入股签约  

据介绍,一旦数据资产能够入股,企业和其他组织就有充足的经济激励,对其持有的大量数据资源进行整合、治理,以期替代货币作为新设立企业的出资。新设立企业的各投资人既然接受了数据资产的入股,将会充分发掘数据的价值,或自用、或开发成新的数据产品对外交易,促进数据的流通。因此,数据资产入股是激励企业和其他组织进行数据治理、发掘数据价值、促进数据流通的有益手段。

2023年年初,城阳区达成山东省首单医疗领域数据交易,实现“零突破”,医疗数据与保险业务首次实现数据打通,为全市在更多领域开展公共数据运营提供了新模式、新路径,具有破冰效应。据介绍,这一款医疗数据产品可帮助保险公司开通线上核保业务,将以往几天的线下调查时间缩短为几秒钟,实现精准核保、快捷理赔。医疗数据与保险业务融合创新成果落地,标志着青岛市公共数据运营工作实现了新跨越,更为提高为民办事效率提供了大数据保障。

随着数字经济不断发展,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已经步入纵深阶段,城阳区出台《青岛市城阳区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1-2025年)》 提出,到2025年,全区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三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培育6家省内领先的大数据企业,销售收入超亿元的数字技术企业8家以上。同时,城阳区在全市率先出台《城阳区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3-2025年)》,成立青岛市首个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站,组织开展了“数智赋能”场景对接活动、“链链融合”数智赋能观摩活动、纺织服装产业数字化转型研讨会等系列场景对接活动,通过整合服务商、运营商、专家智库等资源,解决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痛点、难点问题,保障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顺利开展,促进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打造青岛“芯脑”

当前,城阳区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中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城阳经验”,主要通过构建“1+1+1”的发展模式来实现。其中,在“实现1个试点突破”方面,明确选择数据资源相对集中、应用场景相对丰富的医疗数据,试点先行核保市场,以点上经验引领更多领域、更大范围的数据运营工作。医疗数据运营已经由点带面,从城阳扩展到全市,年底将签约合作保险企业将达到5家,查询收入达到1000万元以上。

青岛市首个数据要素产业园启用

在“打造1个数据要素产业园”方面,城阳区以医疗数据运营试点为突破口,在全市、全省率先建设数据要素产业园,并于4月28日揭牌运营,聚焦“一园多点、一核多业”,以医疗数据突破为带动,辐射金融、商贸等8大场景;积极构建“一引领、两依托、五中心、六企业”的产业发展体系,全力打造数据流通交易最活跃、数商企业集中度最高、数据产业发展生态最优的数据要素产业集聚区。园区首批已入驻翼方健数、工信部人才办、信通院云大所等数据要素企业和服务机构15家,成立数据资产登记与评价中心,开展数据资产登记、评价,确保合法性、合规性,形成了数据采集、加工、治理、存储、交易等全要素闭环链条。

数据、算法、算力是数字时代的三大核心要素,如果说数据是重要生产资料,算力就是数据运营的基础支撑,算力就如同农业时代的水利、工业时代的电力,已经成为重要基础设施。在“打造1个算力运营交易中心”方面,城阳区以建设数据要素产业园为契机,将探索建设青岛算力运营交易中心,抢占发展新赛道。目前,硬件和软件建设已经初具雏形。城阳区已经具备IDM产业园等算力载体的硬件生产能力和先进算法研发的提供能力。城阳的产业定位和分工就是要做青岛的“芯脑”,为全市产业提供关键核心零部件和算法算力解决方案。

按照规划,城阳区将以青岛为资源入口,以数据与算力为突破口,吸引全国数据和算力资源,实施“华数青算”,搭建数据服务和算力调度的交易平台,更好赋能实体产业、数字经济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算力交易将成为城阳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张闪亮“名片”。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封满楼

责任编辑:李赛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