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先培后付”破解行业痛点 “青岛智驾”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

学员可以像网购一样,通过“青学驾”微信公众号在线对驾校比质、比价及报名,培训费按照培训学时当日向驾校结算,整个学车过程透明、收费公开,驾培纠纷下降了95%以上……

自今年5月10日,青岛市全面实施“先培后付”模式以来,全市通过平台报名录入“先培后付”学员已累计超过4.7万名,学员点赞、驾校认可,行业退费类纠纷投诉量骤降,学员培训满意度大幅提高,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行业发展进入了健康有序发展新阶段。

青岛市运输事业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说:“‘先培后付’模式破解行业痛点难点、化解驾培资金风险、维护学员合法权益,持续优化行业营商环境,‘青岛智驾’走出了一条稳中有进、健康有序的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之路。”

“先培后付”让学员安心学车

旧模式弊端凸显

目前,青岛市共有驾校133家,年培训能力超过40万人,但2022年全市实际培训学员只有不到17万人,培训能力严重过剩,驾校普遍面临“吃不饱”的尴尬境地。传统“先付费后培训”模式下,部分管理不规范的驾校为缓解自身经营压力,采取先虚报低价吸引学员报名,然后再巧立名目额外收费的不正当方式赚取利益,或与网络招生中介合作、将招生压力分摊传导给教练员,从而衍生出网络招生中介骗取学员学费、挂靠教练倒买倒卖学员、“绑架”驾校等一系列乱象。

青岛市运输事业发展中心维修驾培处主要负责人说:“在这种情况之下,驾培供给质量和服务质效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在挫伤规范化经营驾校积极性的同时,严重破坏了行业发展生态环境。”

据统计,2022年全市驾培行业退费类纠纷投诉达到8000余起,占行业总投诉比例超过80%。多起恶性事件不仅造成许多学员培训权益受到严重侵害,而且也极大冲击了行业安全稳定形势,行业主管部门需投入较大精力来处置此类事件。“以前在处理驾培纠纷时,我们找到驾校,很多时候遇到的是‘冷面孔’,经过调解协商,有些学员往往对结果也不甚满意,感觉我们袒护驾校,‘夹板气’的滋味可真不好受!”青岛市运输事业发展中心维修驾培处专门处理纠纷的工作人员说。

“先培后付”模式破解难题

面对行业发展的困境,改革求变迫在眉睫,如何突围?可以说,“先培后付”模式的实施是顺应市场变革、符合行业良性发展的必经之路。

从全国来看,截至目前,“先培后付”模式已在温州、深圳、天津、杭州、广州、宁波、日照等多地推行实施,为保障学员学费安全,维护驾培市场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重庆、广东、江苏、浙江等地还出台了有关“先培后付”模式的地方性法规或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先培后付”模式发展愈发正规。

“先培后付”提升了学员满意度

自2020年,青岛市正式启动驾培“先培后付”模式筹备工作。2022年完成“先培后付”一体化平台开发上线,2022年11月,在莱西市率先启动了“先培后付”模式试点,今年4月1日在市内三区驾校全面测试实施,进一步检验优化相关工作运行机制、测试提升一体化平台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聚焦驾驶员培训行业痛点难点堵点,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开拓精神,行业主管部门成功培育打造出符合青岛实际的“先培后付”模式。

在此过程中,行业主管部门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调研学习和试点探索。青岛市运输事业发展中心维修驾培处有关负责人说:“刚开始推行时,许多驾校对新政策的认识还需要一段时间适应,我们便开展‘扫街式’走访调研,一个驾校接一个驾校的面对面交流、协调,许多次都是跟驾校负责人从上午聊到下午,一整天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通过行业主管部门大量的工作,新政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驾校的认可。截至目前,全市133家驾校全部在“先培后付”一体化平台上线,上线率达100%,共发布班型1627个,累计4.7万余名学员报名学车,行业风气焕然一新。青岛市运输事业发展中心维修驾培处有关负责人说:“新政实行近4个月以来,不仅规范了市场,而且让学员享受到了便捷与安全,行业退费类纠纷投诉量骤降,学员培训满意度有效提升,有效地促进了行业健康发展。”

学员正在驾校学车

特别是在今年暑假期间,新政策的效应更加明显。“6月高考刚结束有一波高峰,学生报完志愿就扎堆来学车了,7月份暑假开始,又有很多大学生来报名学车,年轻人基本上都通过‘先培后付’一体化平台报名学车。”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驾校党支部书记、总经理袁德生介绍,该驾校早早加入到先培后付模式当中,学员学费严格按照先培后付要求管理,生源的增长较为明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通过“先培后付”一体化平台,驾校的教练员队伍也得到有序管理,投机取巧、买卖学员等行业顽疾得到有效治理。多位驾校的负责人不约而同地表示,实行“先培后付”,全市驾校在同一平台公开竞争、阳光运行。“培训收费回归透明,多次收费、吃拿卡要等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倒逼促进我们驾校提升服务质量,规范经营的驾校权益得到了维护。”

“数字化”平台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按照新政,学员报名成功后,会首先划拨学费总额的30%作为理论知识培训费及运营成本给到驾校,剩余70%按照学员每日完成的“基础和场地驾驶”或“道路驾驶”培训学时数结算给驾校。学员中途退学的,由学员在“青学驾”微信公众号个人中心发起退学申请,驾校审核通过后即可退费。

正在学车的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作为驾校学员,‘先培后付’对我们来说不仅更方便了,而且学费更安全,不用再担心‘退费难’‘退费慢’‘学财两空’等问题,学费按照所学课时结算,很安心。”为尽快回笼资金,驾校和教练不敢拖学、拖考,培训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学员权益得到了切实维护。王先生说:“现在驾校和教练经常催着我来驾校练车。”

不仅如此,依托“先培后付”一体化平台,行业服务和管理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青岛市运输事业发展中心维修驾培处有关负责人说:“只需点击鼠标,就可以掌握每所驾校的学员报名情况和培训进度。”通过该平台,驾校信息展示查询、培训报名、信用评价、培训过程管理、培训费用结算、政策法规宣传等功能模块一览无遗,实现了驾驶培训全流程信息化服务与管理的能力。

“先培后付”促进驾校转型升级

完成培训的学员还可对驾校及教练员的服务质量、教学水平等进行精准评价,评价结果向全社会公示,倒逼驾校向诚信经营、优质服务、高效培训方向转型升级。青岛市运输事业发展中心维修驾培处主要负责人说:“行业主管部门依据学员的评价,加强对驾校的信用管理,这也是年度驾校星级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可有效对失信行为实施联合惩戒,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进一步放大监管成效。”

记者了解到,行业主管部门进一步放大平台的功能,实施了教练员执教过程验证工作,通过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计时智能终端,学员在进行实操培训时,上下车需要分别打卡拍照,教练也需要同样打卡拍照,以确保学时信息的真实有效,有效杜绝培训“代打卡”行为,降低培训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一步提升驾培质量。“依托平台,实现了驾校、教练、学员的闭环管理,进一步提升行业服务和管理水平。”

下一步,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将在进一步总结、放大“先培后付”实施经验和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驾考改革的新模式,强化与公安交管、市场监管、大数据等部门协同联动,推动机动车驾驶培训、考试等学员学车拿证全流程、多环节一体化深度监督和多维度全方位服务,努力争创“青岛智驾”行业服务典范。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宋大伟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