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2023年青岛市“消费协作月”活动启动 现场签订采购协议5081万元

山海相连同奋进,消费帮扶显真情。9月6日上午,2023年青岛市“消费协作月”活动启动仪式暨产销对接会在市北区台东步行街拉开帷幕。仪式上,陇南祥宇油橄榄与青岛城运控股集团、渭源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中心与青岛青陇原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现场签订采购协议、协议金额5081万元。

此次活动由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北区政府共同举办,以“庆丰收、促和美,消费助增收、协作共发展”为主题,将持续三天(9月6日至8日)。

300余种协作帮扶地农特产品亮相

土豆粉条、沙棘果汁、羊肉卷、银耳羹、特色手工艺术品……美食品鉴飘香四溢,直播带货热情似火,琳琅满目的特色优质农产品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展台、踊跃购买。

来自李沧区的李女士,购买了两箱产自定西的马铃薯宽粉,她高兴地说:“定西的宽粉味道好,特别是里面的风味料包很独特,家里人都喜欢吃,在品尝美味的同时,还为协作地奉献了爱心。”

记者了解到,此次活动设置“岛城优品、陇蜀味道、药都薯乡、牡丹飘香、三峡夷陵、雪域珍品、生态博兴”等7大板块展团区和1个直播带货区,集中展销推介青岛、甘肃陇南、定西、山东菏泽、湖北宜昌市夷陵区、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滨州市博兴县等4省(区)7市地近300余种特色优质农产品。

多部门联合推动消费帮扶提质增效

涓流共汇以成江河,绵力齐聚众志成城。青岛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赵兵强调,通过举办此次“消费协作月”活动,调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消费帮扶,营造“人人皆可为、人人皆愿为、人人皆能为”消费帮扶浓厚氛围,在丰富岛城市民“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油瓶子”的同时,也促进了协作地和对口支援地区的产品变商品、收成变收入,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

今年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之年。九月正值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为进一步惠及协作帮扶地区脱贫人口,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青岛市多部门联合下发《青岛市2023年“消费协作月”活动方案》,进一步借力“金九银十”推动消费帮扶提质增效。

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市国资委、市商务局、市总工会、市工商联、市供销社、市民营经济局等单位积极组织开展“产销对接会”“农特产品进机关”等活动,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鼓励引导干部职工培养健康、绿色消费习惯,以消费帮扶实际行动,汇聚全社会助力协作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青岛帮扶模式常态化入选国家案例

“让协作地产品卖出好价钱,让当地农户有个好收成,让青岛市民买到好东西”。多年来,青岛市已经打造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互惠共赢”的帮扶模式,青岛市消费帮扶经验连续两年入选国家发改委“全国消费帮扶优秀典型案例”。据统计,自2016年起,青岛市累计采购销售协作帮扶地区农产品37亿元。其中,今年已采购销售协作地农优产品4.78亿元。

近年来,青岛市将消费帮扶作为助力协作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不断创新理念打法、拓展消费协作渠道,充分发挥青岛消费大市场、开放大平台的优势,陆续组织举办“年货大集”“甘货入青”“新疆农产品交易会”等丰富多样的展示展销活动。

通过每场的活动开展,每次帮扶的行动,青岛逐步实现了消费帮扶规模化、常态化,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拓展新渠道,以线上线下产品推介、企业产销对接等多种方式,引导农产品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医院、进社区,让当地群众用好产品换来好收入,让帮扶地区优质农特产品有序走向了青岛乃至山东市场。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聂艳林  通讯员  李斯红  冯志

责任编辑:王海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