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农商银行发布半年报 亮眼数据背后的“进阶”之路  

8月28日,青岛农商银行发布2023年半年报。

在宏观经济周期波动、行业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青岛农商银行交出的“半年报”看点多多,一组组亮眼数字,诠释着这家地方法人银行经过2022年战略重塑和业务结构调整后,重新再出发的努力与执著,印证着其坚守定位、专注主业、以自身高质量发展在服务青岛经济大局中担当作为的持续“进阶”。

这条“进阶”之路,顺时应势、攻坚克难为特色。

今年以来,青岛农商银行加速深化改革、强化特色、加快创新,存款、贷款、国际结算量、资产质量、净利润、拨备覆盖率等多项指标持续保持山东省地方法人银行前列,是山东省系统性重要法人银行。

半年报显示,上半年,青岛农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55.93亿元,同比增长4.8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92亿元,同比增长8.17%。实现非利息净收入17.93亿元,同比增长22.03%。非利息收入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4.51个百分点。

这条“进阶”之路,不忘初心,深度赋能实体经济为核心要义。

半年报显示,上半年,青岛农商银行围绕区域市场的国家战略部署和经济发展规划,聚焦主责主业深耕细作,积极支持青岛24条产业链和十大新兴产业园区,重点普惠型小微贷款、绿色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这条“进阶”之路,以深化转型,不断完善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现代公司治理体系为 “底座”。

今年以来,青岛农商银行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公司治理改革的路径和方向,持续提升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机制改革、风险防控、客群建设、问题整治等重点工作加快推进,服务模式创新、场景化创新、风控模型创新等活力持续迸发,高质量之路也因此走得更加从容与坚定。

一份勇毅前行的“成绩单”

对青岛农商银行而言,2023年的半年报首先是一份勇毅前行的“成绩单”。

2023年以来,青岛农商银行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锚定“三年三步走”战略规划和打造“九个标杆”战略目标,深化机制改革,加强顶层设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实现新提升。

日前,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2023度“中国银行业100强榜单”,青岛农商银行再次入选,居第59位,在上榜山东省内地方法人银行中列第1位,在上榜农商银行中列第11位。

中国银行业榜单每年评选一次,以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为依据排序,是对前100家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盈利能力、运营效率和资产质量等进行的综合展示。自2016年首次参与中国银行业百强排名以来,青岛农商银行排名位次持续保持。

不仅仅是这份榜单,在日前发布的英国《银行家》全球银行1000强中,青岛农商银行位列第295位;在“全球银行品牌价值500强”榜单中,居第276位,此外还入选山东省服务业企业前30强。

从一定意义上而言,青岛农商银行频频入列权威榜单,正是近一年来经营业绩、资产规模持续向好的真实写照。

半年报显示,业务规模平稳增长。报告期末,资产总额4649.89亿元,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2517.25亿元,半年增加额均超过2022年全年增量。

上半年,青岛农商银行个人存款余额成功突破2000亿元,达到2026亿元,成为青岛区域首家个人存款余额过2000亿元的银行机构。这样的发展成绩,在全国地方中小银行当中也不多见,体现了青岛农商银行根植本土、服务地方经济、融入地方经济的牢固地位,也证明该行深得客户的认可和信赖。到2023年6月末,青岛农商银行服务的个人客户总数已超过740万户。

一份精准服务实体经济的“成绩单”

对青岛农商银行而言,2023年半年报还是一份不忘初心、精准服务实体经济的成绩单。

作为定位于支“农”支“小”的地方法人银行,2022年以来,青岛农商银行在新一届领导班子带头下擘画了新的发展蓝图,其中就包括打造完善而又坚实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体系。截至2023年6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为573.23亿元,相比年初增长了24.58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比例为22.77%;涉农贷款余额占全市的12.50%,持续位居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第1名。

5月,由《金融时报》主办的2022年“中国金融机构金牌榜——金龙奖”榜单揭晓,青岛农商银行获评“年度最佳服务乡村振兴银行”。6月,在人民银行济南分行面向全省开展的“山东省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优秀案例”评选中,青岛农商银行创新产品服务乡村振兴的做法成功入选……

一次次地获奖,意味着青岛农商银行坚持“支农支小”市场定位、打造“服务‘三农’主办银行”的努力被监管部门和权威媒体认可与肯定。

一直以来,从各级政府到监管部门,都把加大对民营和中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服务,视作地方法人银行稳健运行发展的重要评价指标。

呼应城市之策与监管导向,青岛农商银行坚守定位、专注主业、深耕本地市场,扎实打造“标准化、体系化、规范化、数字化”的普惠金融模式,不但探索出了很多特色、有成效的做法,也为自身优化业务结构、厚植发展土壤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成为青岛上万家小微企业发展的坚实金融“后盾”。

6月,青岛农商银行连续第9次被监管部门评选为年度“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近日又以第1名的成绩被青岛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等单位评选为2022年度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业务先进单位。

8月9日,在国家外汇管理局青岛市分局、青岛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的指导和支持下,青岛农商银行与青岛融资再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成功落地青岛市首笔“政银担汇率保”业务。

“政银担汇率保”业务是面向青岛市符合条件的中小微外贸企业推出的一款免交保证金、免占授信额度、免交担保费的汇率避险业务。该项业务由融资担保公司提供担保,政府全额补贴担保费用,可有效降低外贸企业的财务成本,对鼓励外贸企业运用汇率避险工具提升汇率管理水平,实现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作为本地法人银行,青岛农商银行积极响应人民银行、外管局的号召,聚焦外贸企业实际需求,拓展对外经贸合作空间,多措并举做好助企纾困金融工作,推动外贸保稳提质。  今年以来,青岛农商银行进一步简化融资流程,丰富产品供给,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加快形成,帮助企业抢订单、度危机。截至6月末,青岛农商银行服务青岛市进出口企业数量达到6101家,较年初增加389家。

一份固本强基的“成绩单”

2023年半年报,还是青岛农商银行固本强基,加快完善公司治理,加速数字化引领的成绩单。

公司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治理又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和先行者,有效的公司治理是上市银行稳健经营的前提。

在公司治理方面,经过近一年的努力,青岛农商银行建立起党委与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层有效沟通机制,加强党委在授权决策中的作用发挥,党的领导基本贯穿到了公司治理全过程。在监管部门的科学指导下,紧紧围绕影响高质量发展的卡点瓶颈,全面推进机制改革、风险防控、客群建设、问题整治等重点工作,部分领域实现系统性重塑和整体性重构,总体工作呈现结构调整持续深入、机制改革加快深化、发展动能不断更新、资产质量逐步夯实的向好态势。

青岛农商银行牢牢把握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贯彻“队伍为基”经营方针,围绕“农商事业后继有人”根本大计,着力打造政治过硬、对党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人才队伍,着力搭建科学、合理、有效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平台,为农商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面对数字时代宏观政策层面的积极引领、行业竞争的持续加剧和客户多元化的需求,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外部经营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必答题”。

围绕数字化转型,青岛农商银行制定了清晰、全面、可执行的“12361”三年转型实施战略,致力于将青岛农商银行打造成为上市数智银行、生态银行、绿色银行,成为全国农商银行数智赋能标杆。

青岛农商银行坚定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定位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董事长担任组长的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围绕“线上线下融合最佳的上市数智银行、生态银行、绿色银行”的战略愿景,加快深层次、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重塑业务模式、管理模式、风控模式、服务模式,实现客户服务体验、网点产出效能、业务运营效率、协同联动能力的全面提升,构建起自上而下的数字化转型治理架构和工作机制,以“稳态+敏态”的工作模式推动数字化转型重点项目落地实施。

2023年7月17日,在国家外汇管理局青岛市分局的指导和支持下,青岛农商银行积极响应,通过国家外管局跨境金融服务平台项下中欧班列“齐鲁号”仓单融资应用场景,为上合示范区青岛欧顺航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提供基于电子仓单质押的融资贷款10万元,这是山东省首笔该业务场景下的仓单融资业务,标志着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中欧班列“齐鲁号”仓单融资业务成功落地。

在此之前,青岛农商银行成功用“芯养贷”为青岛某奶牛养殖有限公司发放贷款2700万元,一举打破了养殖户传统可抵押资产少、第三方担保难、资产处置难等融资难题。这是该行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专门面向养殖企业推出的以养殖活体为抵押物的新型农业抵押贷款,不仅有效帮助养殖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银行的贷后检查效率,在助力畜牧养殖业数字化发展上也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

透过2023年“半年报”,持续“进阶”的青岛农商银行正疾速前行,与生于斯长于斯的城市一起,共赴高质量发展的星辰大海。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菁

责任编辑:李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