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党建统领 改革赋能 助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近年来,六汪镇围绕健康小镇品牌建设,坚持以“抓党建 促振兴”为目标,强化党建统领,聚焦重点任务,深挖优势资源,凝聚发展合力,聚力探索打造特色鲜明、配置合理、活力迸发的发展样板,以集成改革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打造共富平台,助推强村富农

以强村富民集成改革为落脚点,以“乡村公共资源共享+共富公司”为抓手,整合发展资源要素,由党组织领建乡村共富公司,开展“联建共建”,实施三年培育计划,逐步实现市场化运营,打造共富共同体。在塔桥村、悬泉村试点成立4个共富公司,重点承接劳务类、工程类、农产品推介类项目,最大限度留住资源的增值收益。其中,新区最早注册运营的悬泉村共富公司已挂牌两家产业合作园区,安置闲置劳动力100余人,促进村集体增收60余万元;塔桥村共富公司深挖祝兹文化,引进青岛祝兹侯生态农业打造祝兹侯陶艺民俗文化村和农业产业园,建设5个陶瓷文化小院,已接待游客15000余人,每年可助力“双增收”100万元以上,实现强村富民。

打造融合平台,集聚发展动能

以融合富民集成改革为落脚点,紧盯市场需求,线上线下双向发力,推动资源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线上,与融控集团深度融合,打造集“交易中心+数据中心+金融中心”于一体的融合富民行动六汪运营中心,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富余劳动力、闲置宅基地等涉农资产资源交易服务,目前已正式运营,累计完成交易15笔,成交金额112.6万元,实现了资源动态管理、高效配置。

融合富民行动六汪运营中心

线下,实行闲置资源点对点盘活利用,引入粮好农业等龙头企业推动闲置土地适度规模化、合作化经营,2023年增加小麦种植面积8000余亩,带动农民增收1000万元。创新“住商旅研学融合”模式,盘活龙庵网格等11处闲置民宅打造乡村文化小院,推动“庭院经济”发展,带动村民增收60余万元,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打造文旅平台,赋能发展优势

以文旅融合集成改革为落脚点,立足千年祝兹文化,依托形式多样的文旅活动,促进产城融合、三产融合,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健康宜居小镇新典范。

祝兹工坊

投资500万元盘活原胶河便民大厅建成祝兹工坊,恢复性研究生产祝兹汉瓷等文创产品一千余件。其中,祝兹汉瓶、汉瓿在农业农村部“印迹乡村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优秀奖。组织开展“全年、全域、全要素”文旅活动,先后举办祝兹文化旅游节、胶河大白菜丰收节等活动6次,以文促旅、以旅兴文,形成“乡村旅游+惠农助销”新模式,年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收入超3000万元,有效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 记者 范镇

责任编辑:崔现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