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崂山区个杯堂杯子博物馆建筑面积约2100平方米,是国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以杯子为主题的博物馆。7月16日,青版财经小记者来到杯子博物馆参观材质考究、外观精美、器型多变、价值厚重的杯盏相关文化遗产,以杯为媒介 “触摸”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
小记者合影留念
小记者积极举手采访杯子博物馆运营部部长曹兰君老师
据悉,博物馆分为三大展陈部分:中国展区、亚洲展区、欧美展区。馆内展览藏品跨越人类五千年杯子制作历史,其中中国区展示了新石器时代、夏商周、汉、唐、宋、元、明、清不同时期丰富多彩的杯盏壶类藏品。
曹兰君老师向小记者介绍“天下第一大盖杯/碗”
“好大的一个杯子呀!”当看到展厅门口。“天下第一大盖杯/碗”时,小记者们不由得惊叹道。杯子博物馆运营部部长曹兰君老师介绍道:告诉小记者这个盖杯/碗的直径为1m×1.08m,是景德镇的师傅们历时两年烧制而成的。
观看世界上最古老的陶罐
小记者观看“中华第一马克杯”
“中华第一马克杯”杯壁最薄处只有0.2~0.3毫米,重量为210g,拿在手中轻若无物。这个黑陶蛋壳杯来自于4500年前的龙山文化。曹兰君老师告诉小记者:中国在新石器时期出现了陶器,其中龙山文化的黑陶蛋壳杯体现了新石器时期陶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曹兰君老师介绍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
曹兰君老师介绍隋唐时期的瓷器
从工艺种类来说,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陶器以印纹陶、灰陶、黑陶及白陶为主,还出现了原始瓷器,同期也出现了工艺复杂、艺术性高的青铜爵杯等青铜器。汉代杯以椭圆形、浅腹、长沿旁有扁耳的耳杯最具代表性。瓷器发展至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基本格局,北方以邢窑白瓷为首,南方则以越窑青瓷为魁,而博物馆内的三彩釉杯,是唐代匠人掌握各种金属氧化物呈色术的智慧结晶。
小记者观看北宋、南宋时期的青白瓷
曹兰君老师介绍宋代的官窑
曹老师介绍辽三彩
曹老师介绍元代开始成熟的青花瓷
小记者观看明代的瓷器
宋代是中国陶瓷发展的一个高峰,而其中最耳熟能详的当属“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高足杯成为元代杯类瓷器中最主要并富有文化特色的产品,俗称“马上杯”。清代杯盏,集历代名窑之大成,达到历史制瓷顶峰,三彩、郎窑红、豇豆红、珐琅彩、粉彩、高低温颜色釉、玲珑瓷、象生瓷等创新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陶瓷艺术盛况。
近代,许多新生的材料,如塑料、不锈钢、玻璃等应用到了杯子的制作当中并拓展了更多的功能,各种保健杯应运而生,搪瓷杯,磁化杯也勾起了一代人的珍贵回忆。
博物馆还展示了日本能工巧匠制作的各种杯盏
博物馆内的亚洲展区主要展示了日本能工巧匠制作的各种杯盏,在传承和互鉴中国陶瓷文化基础上也做出了诸多创新。欧美展区展示了来自欧洲和美洲的银器、水晶器、陶瓷器等众多材质风格众多的异域文化展品。
艺术展品“鲸鱼的眼泪”
展区还别出心裁地打造了艺术展品“鲸鱼的眼泪”,旨在倡导少用纸杯、保护海洋、保护地球的环保理念。
小记者积极举手采访曹兰君老师
最后小记者们还参观了古色古香的唐宋老街、体味氤氲香雅的环境。在这里,小记者通过观看不同时期杯盏壶类藏品,以杯子为历史线索,探究人类中外文明的源远流长,汲取着丰富的知识……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姜伟丽 盛军
责任编辑:臧剑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