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供水是基本的民生保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今年4月份省政府印发实施方案,启动全省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
城乡供水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
2011年以来,我市通过集中推进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农村供水工程提标升级改造,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人口比例达到95.2%,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城乡供水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
但受早期建设的部分管网老化、水价水费、群众意愿等因素影响,规模化供水的覆盖区域有些村庄具备接入规模化供水管网条件而没有实际接入使用,还有少数村庄使用分散供水,这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的要求,与全省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目标要求还存在着差距。
三年后农村水质达标率稳定在96%以上
今年4月份,省政府印发方案,启动全省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提出系列目标措施,计划利用3年时间,全面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今后三年,我市农村供水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加快推进农村供水工程提标升级。计划实施15处农村供水项目,涉及农村规模化水厂升级改造、供水主管网及村内管网维修改造、单村供水村庄联网并网、未通自来水村庄通水销号等工作。通过工程建设,进一步优化农村供水布局,提高规模化供水工程保障能力,提升规模化供水人口覆盖比例,至2025年底,水质达标率稳定在96%以上。
健全完善农村供水管理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县级公司统管,制定措施加快规模化供水工程纳入县级公司统一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农村供水工程专业化管理、公司化运营服务水平;完善水质检测监测体系,构建省、市、县水务主管部门及供水管理单位纵向水质监测体系,生态环境部门、卫生健康部门、水务主管部门横向监测、信息共享、沟通协调体系,提升水质监测频次和覆盖面,跟踪整改发现问题,确保水质达标。
强化水价制定和水费收缴。在现行水价制定政策基础上,积极推进县域城乡供水统一水价工作,强化市场监管,确保水费应缴尽缴,为农村供水工程长效运行,奠定资金保障基础;强化农村供水保障日常监管。发挥部门、区(市)合力,加强日常检查调度督导,畅通农村供水保障问题反映渠道,动态监测动态清零存在问题,守住农村供水安全底线。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于倢
责任编辑:崔现香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