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高位推动 示范引领 2023全国智能制造贯标行动在青岛举行

6月27日,2023全国智能制造贯标行动(青岛站)在城阳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举办。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提升对智能制造标准的认知度,加快智能制造标准化成果应用推广,活动由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总体组主办,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青岛市工信局、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共同承办。

青岛智能制造水平高于全国平均

近年来,青岛市深入实施“工赋青岛·智造强市”行动,持续以智能制造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试点示范典型引领,累计完成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2个、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15个,承担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应用试点任务2项,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7个、优秀场景25个,培育省级智能工厂31个、标杆企业17个,一大批制造业企业自觉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成为各行业、各领域智能制造排头兵。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635家企业依托“智能制造评估评价公共服务平台山东省分平台”开展了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自诊断,自评等级三级以上企业156家,与全国、全省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数据对比,三级以上企业数量占比远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但同时,青岛的智能制造还有很多不足。企业开展智能制造成熟度自诊断的积极性还不够高,尤其是小微型企业,对智能制造改造的投入比较谨慎。通过本次贯标活动,让全市广大企业更加深刻地理解智能制造的重大意义,更加准确地把握智能制造标准,更加踊跃积极地投入数智化转型,推动全市智能制造能级持续跃升。

智能制造推动区域转型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近年来,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建成了一批高水平智能工厂。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达到2500多个。其中,209个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经过智能化改造,产品研发周期缩短20.7%,生产效率提升34.8%,产品不良品率下降27.4%,碳排放减少21.2%。通过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探索凝练、验证形成了43项国际标准、369项国家标准,“智能工厂通用技术要求”“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等重点标准得到广泛应用,有力引领智能制造向纵深发展。

发展壮大了一批新兴产业。通过实施智能化改造升级,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环节更加高效协同,链上大中小企业实现融通发展,汽车、航空、家电等离散型工业的产品迭代速度和交付能力明显增强,钢铁、石化、化工等流程型工业的本质安全和绿色发展水平大幅提升。智能制造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突破3.2万亿元,工业软件产品收入超过24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超过140家。

带动了区域转型升级。各地积极完善和推广智能制造标准,探索各具特色的智能制造发展模式,累计出台300余项智能制造政策。山东省积极参与智能制造标准国际化,逐步提升智能制造领域国际话语权;江苏省依据智能制造成熟度国家标准,为全省规上制造业企业提供诊断评估服务,“智改数转”取得突出成效;浙江省、上海市等地制定未来工厂、智能工厂的地方标准,探索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变革的方向。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于倢

责任编辑:崔现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