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版财经小记者走进紫砂博物馆探寻紫砂和中国传统文化

紫砂艺术是中国陶艺中的“精品”,“文人墨客”将雕刻、镶嵌、书画等多种工艺美术手段用于紫砂壶,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紫砂壶结合在一起,制作出典雅精美的沏茶名壶,成为中华一大瑰宝。

合影留念

小记者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6月22日,青版财经小记者来到青岛紫砂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探寻紫砂和中国传统文化。

刘老师介绍南茶北引厅

据悉,位于青岛信号山脚下的紫砂博物馆现有藏品一千余件,其中紫砂精品八百余件,瓷器一百余件,书画、红木等其他艺术品一百余件。所藏紫砂精品,贯穿明代、清代、当代、现代等多个历史阶段,是研究紫砂历史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

老师介绍茶器的历史

小记者们参观了宜兴历史厅、紫砂矿料厅、紫砂历史厅、紫砂精品厅、别样紫砂厅、海外遗珍厅、紫砂工具厅、紫砂制作厅、紫砂烧制厅以及茶文化等展厅。

小记者了解制茶的工艺

在宜兴历史厅,讲解员老师介绍到:“宜兴有七千三百多年的制陶史,还有一千多年的贡茶史。”宜兴的紫砂、青瓷、均陶、美彩陶和精陶素有“五朵金花”之美称。紫砂文化也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丰富的艺术内涵被人追捧。

小记者了解紫砂壶的成型技艺

老师介绍不同时期的茶器

老师介绍工艺美术师们创作的动物、植物图案的紫砂壶

小记者们观看了国家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历史积淀的文化气息,匠心独具的艺术造诣,让小记者们惊叹不已。紫砂艺人通过对“形、神、气、态”的把握,注入泥土“灵性”,通过实用与艺术相结合,创作出众多流传后世的艺术精品。

小记者参观海外遗珍厅

在海外遗珍厅,小记者们发现,外销欧洲的紫砂壶在装饰上采用贴花、浮雕、镶金等迎合欧洲审美观念的装饰工艺,风格华丽,但内容仍充满了中国味道。

紫砂壶上的书法、绘画艺术

小记者观看制作紫砂壶的工具

紫砂为胎,宝石为釉的艺术品

紫砂制作的艺术品

小记者观看200道剔红工艺制成的镇馆之宝——红荷舒卷壶

讲解员老师还带领小记者们观看了以紫砂为媒,茶道、香道、花道、书画、雕刻等多种艺术形式相融合的众多艺术精品。

老师回答小记者们的提问

最后,小记者们采访了讲解员老师,并领到了社会实践证书。这次活动,小记者们在观赏紫砂壶的过程,也对包括书画、雕刻等中国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带给了小记者们美的享受,文化的熏陶。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盛军

责任编辑:李赛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