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脏乱差”变“净绿美”!青岛清除农村环境卫生死角扮靓人居环境

仲夏时节,平度市崔家集镇和平村里绿意盎然、花团锦簇,清风拂过,月季蔷薇的阵阵清香弥漫全村,令人心旷神怡。

就在几个月前,村庄主街道两侧,还处处是村民的“圈占地”,或堆放废旧物品、或荒草杂生……“我们村委逐家逐户做工作,清除了所有私圈乱占问题,又出资购买花苗和冬青约2万棵,引导村民栽植在房前、路旁,共同美化绿化居住环境。”村庄党支部书记王希伯介绍说。

青岛西海岸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扮靓乡村。

在今年召开的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动员会上,青岛市将5月份确定为“农村环境卫生死角清除月”,和平村人居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是全市5200余村庄集中整治攻坚行动成效的展示。

摸清问题、起底整治、植绿培花……崔家集镇以和平村为突破口,在全域121个村庄同步推开“花香崔家集”环境提升行动。把垃圾堆、杂物堆全部转变成提高村民生活品质和提亮村庄颜值的鲜花丛。“我们村变成了‘花园村庄’,处处有花、处处常青,晚饭后在村广场或大街上散散步可舒适了!”80后村民王倩倩满意地说。

青岛西海岸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扮靓乡村。

同样发生显著变化的还有莱西市夏格庄镇刘家疃村,“村周边柴草乱堆乱放一直是影响环境并且难以解决的问题。”村党支部书记刘世竹介绍,今年村庄按照青岛市新修订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评价指导标准,对村周边柴草乱堆乱放问题进行了“大起底、大整治”,安排专人负责,用伐木电锯将村民要存储的树枝等,锯成小段进行有序存放,对玉米秸秆等捆绑直立存放,这样进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得以解决。村民刘君传说:“东西还是放在我们原来的场院地,现在放的整整齐齐,看起来也美观了不少。”

莱西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科负责人王振举介绍:“农村环境卫生死角清除月”集中攻坚以来,莱西市落实包联制度责任到人,精准资金投入补齐短板,强化督导考核传导压力,农村人居环境面貌得到很大改善,已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4万吨,清理水塘近1000口,整治残垣断壁250多处,绿化1.65万平方米。7月底前,将继续运用公益岗开展“地毯式”排查,重点帮扶村容村貌“基础薄弱村”及工作进展缓慢的村庄,常态化实行“街长制”,通过“晨巡、夜谈”推动全域831个村庄人居环境管理由“粗放”转“精细”。

平度市崔家集镇和平村组织村民美化绿化村内环境。

青岛西海岸新区去年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在今年农村人居环境‘大起底、大整治、大提升’工作中,我们聚焦西部传统农业镇,坚持问题导向促整改、抓落实,从区直部门抽调18名同志组建6个督导检查组,每周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村庄查工作进度。”西海岸新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服务科负责人曹艳星介绍,目前全区已动用机械车辆1.8万余辆次,清理农村各类垃圾1.6万余吨、河塘400余处、整治残垣断壁131处。

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今年,青岛市按照“清底子、建机制、固长效”的思路,研究制定《青岛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2023年工作方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大起底、大整治、大提升。“农村环境卫生死角清除月”期间,共清理农村垃圾6.3万吨,治理残垣断壁769处、村内乱堆乱放45741处、村周边垃圾11448处、进村路沿线近27万平方米,打造“微整治·精提升”人文节点1700余处。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为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一场深刻变革。在这场变革中,农民不仅是受益者,更是重要的参与者、建设者、监督者。提升农村村容村貌,进行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就是要树立“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从自身做起,以实际行动带动转变思想观念、改变生活习惯。只有持续发力、全民参与、久久为功,才能真正让好的农村人居环境成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美丽底色。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聂艳林  通讯员  卢颖

责任编辑:李赛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